早就听说永康有个小长城,一直无暇领略它的风采,阴雨连绵之后,趁着五一劳动节这天放晴出了太阳,我这个来自“万里长城”脚下的北方人,也来品味一番爬南方“小长城”的乐趣。上下长城和逛园周村,走了一万五千步!“小长城”不长,但打造它的园周村却是闻名遐迩,前景广阔。
永康小长城

鸟瞰园周村、永康市区
永康小长城,又名“园周长城”,始建于2010年,建成于2017年,地处永康市园周村南部前山到滴水岩的山脊上,全长1500米,宽4米,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白云山上。用来砌筑长城的石头颜色呈粉红色,是通过开凿长城附近山上的轩辕洞挖出来的。站在高高的烽火台上,抑或是登上雄伟的永丰关,登上海拔302米的山顶最高处的揽胜台,能尽情远眺绿水青山环抱的园周村,环视日新月异的永康城区。
乘K17路公交直达终点园周村。这个村位于中国五金名城——浙江永康,距市中心约3公里,东临南溪,南倚白云山麓,自然景观清新秀丽,素有永康城市绿肺、后花园之称。该村从2001年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科学规划,对原村庄进行了创造性改造,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大力打造文化生态旅游产业,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之路,先后被评为“永康市森林村庄”、“永康市生态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2013年获评“浙江最美村庄”,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等。近年来,园周村秉承“生态立村,环境兴村,旅游强村”的发展理念,依托本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高标准规划,大手笔投入,生态村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山涧鸟鸣树影灵动,白鹭栖戏妙趣横生,湖光山色亭台曲廊,小桥流水鱼儿翻飞,整齐划一座座洋房,庄重大气周氏特祠……村落景观相得益彰!在这里,自然生态、人工生态、田园乡村、历史文化情景交融,描绘出一幅“绿树成荫、碧水环流、鸟语花香、安居怡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景象。
傍村行走数百米,从小长城北入口进入,拾阶而上,此时因为是过节的缘故,游人如织,仅能三人并行的通向长城入口的数百级台阶,要上的人和要下的人拥堵着几乎水泄不通。就这样走走停停,好不容易踏上长城,也是游人摩肩接踵。生活在北方的人们还在身穿长袖两件套的时候,这里的人们却早已过上了炎热的夏季。全长1500米的城墙很少缓坡,大多是一步一个台阶,甚至还有几处上百级陡峭的窄窄的台阶。头顶上骄阳似火,爬城的人一步一个台阶地缓缓向上面涌动。因为不像北方的万里长城的修筑是为了抵御外敌侵略,这里的小长城只是为了让人健步休闲游览山下风景,因此说是“长城”,其实大多只是沿着山顶修建的石头台阶,台阶两边建起两道城垛。沿途经过几个烽火台,半道上还参观了紧靠长城正在修建中的“轩辕洞府”。根据当地流传的轩辕黄帝在石城山下炼铜铸鼎的传说,园周人在滴水山凿山开洞,建成了可容纳两千余人的轩辕洞府。洞内设有一个中央大厅,六个小厅,小厅内将分别展示农具、农耕文化、器皿、武器、乐器等物品,洞府內且以典故人物为画,将众多传说雕于洞壁之上,石雕面积达2千多平方米。爬山又热又累,洞府门前滴水成池,撩撩水擦把脸顿觉清爽;直至进入洞府,清凉怡人,暑热消散,煞是舒坦,既能了解轩辕文化,又能歇脚乘凉,真乃好去处!出来洞府,继续爬长城,不知不觉已经到达长城最高处的揽胜台。从这里往四周看,青山叠翠,溪水如带,鸟瞰园周等周边村落星罗棋布,错落有致,掩映在树丛中。远眺蓝天白云下的永康市区,各种建筑鳞次栉,山水环绕,花团锦簇,多姿多彩,流光飞影,宛如巨幅水墨画。这里还开设了玻璃滑道,不愿走回头路或想尝试一滑到底的游客,可以得到满足,但是要付费的哟。
对于只为健步的我,还是选择顺着原路返回圆周村。半个小时之后,我已从长城最高处下到了长城的北入口。走过平整的花园般的村道,信步走上映湖曲桥看喷泉,沿着湖边过小桥,观赏湖面脚踏船穿梭来往;逛街面,旅馆、餐饮、医疗站,五花八门小商铺一应俱全;步入住宅区,小洋楼大方美观,街道整洁,停车有序。来到映湖文化广场,走上文化礼堂台阶,看到的是村务政务党务公示栏,园周村党政及经济实体领导班子务实不务虚,不断开拓进取,决心争创园周村“4A级旅游景区”,打造“东方达沃斯”,营造一座“隐于山水,融于自然,令人向往的度假休闲圣地”。更让人值得称道的是,仅有600口人的园周村,村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集体资产由10年前的欠债10万元,达到近年来实现资产10多亿;村民年收入从3千多元到现在的3万多元。相信不远的将来,集体和村民收入会实现大幅度提高!
小长城北入口
轩辕洞府外观
轩辕洞府内部
小长城最高处——揽胜台
园周村美丽的映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