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作文教学第七讲 工于记实 善于写虚
(2014-02-25 10:44:09)
标签:
转载 |
知识要点:
1、叙述、描写和说明是三种记“实”的能力。
2、议论和抒情是两种写“虚”的能力。
3、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考试说明:
1、工于记实
(1)叙述。叙述是对人和事发展过程的交代、陈述。它是一种表述过程的能力。要叙述得清晰、明白,应做好如下处理:
①人称的处理。叙述的人称,按语言交际涉及的主体(表述者)、客体(被表述者)、受体(接受者)来分,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一般真实而范围较小的题材多用第一人称;虚构或范围较广的题材,多用第三人称;一些特殊题材,如哀悼、赞颂、激励、劝慰等等,常用第二人称。第一人称的如《我和生命》:“自从有了我,世界上便添了一个多难的生命。但我却爱我的生命,尽管生命赋予我的只是……”这篇文章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叙述“我”曲折多难的人生经历,文章写的是真事,抒的是真情,从而能够打动人心。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能使文章自然真切,易打动读者。
②顺序的处理。叙述的顺序主要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平叙。
③线索的处理。以叙述为主的文章都至少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写作时必须正确处理好线索。文章的线索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是以时间为线索,就是按照时间的变化发展来组织材料的。如前面所举课文《老山界》,就是以时间为线索的。二是以事件为线索,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发展顺序的,即起因、经过、结果,按这种顺序来结构全篇就是以事件为线索。三是以物件为线索,就是让具体的物件为线索,将有关材料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以物件为线索的文章。
(2)描写。描写是将客观事物的形状、情态具体地描绘、再现出来。它是一种展示状貌的能力。描写的种类很多,主要有:
①肖像描写。②动作描写。③语言描写。④心理描写。⑤细节描写。⑥环境描写。⑦场面描写。
(3)说明。说明是以简明的文字解说事物外在状貌、内在特征等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告知”能力。
任何事物都有它本身的条理,事物之间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对客观事物进行说明时,必须抓住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一定的内在联系,有层次地加以说明。这种有层次包括三方面:
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
叙述、描写、说明都是记“实”的,是反映、再现客观事物的,但各有侧重点:叙述,主要是陈述过程;描写,主要是描绘形象;说明,则主要是解说性状,直接说明事物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它们在写作时,往往结合起来使用,共同担负记“实”的任务。
2、善于写虚
(1)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抒情的方式很多,主要有:
①通过叙事抒情。用叙事作为抒情的工具时,与一般的叙述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叙述,要用作者心理上的感受与变动作灵魂,要在客观的叙述上加上主观的感情色彩。这样的叙述,便带了浓重的抒情性。一般的叙述总是较为精密、完整、详尽;而作为抒情工具时,叙述只具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已经够了,目的是达到抒情的效果。
②通过议论抒情。在记叙文章中,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了强烈的感情,无限的激情涌上笔端,往往借助议论来抒情。这种议论,是被主观的感情色彩所支配的,它与一般的议论不同,它既不需要交代论据,也不需要进行论证,而只是一个判断。作为抒情工具,这个判断已经够了,那周密的论证是不必要的。例如,在杨朔的《荔枝蜜》中,有这样一段:“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在小蜜蜂的身上,作者发现了生活的哲理,通过对小蜜蜂的议论、赞扬,抒发了强烈的崇敬、感佩之情,这种感情,极为真挚、深沉。
③通过描写抒情。通过描写,尤其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抒情,这也是较为常见的抒情形式。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这是很多的。在诗歌和抒情散文中,往往要通过景物描写抒情,优秀的篇章,把写景和抒情揉合在一起,情景交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描写抒情,作者的感情色彩总要在字里行间中表露出来,这是它不同于一般描写的地方;当然,表露的程度和方式,是与文章的体裁及作者的风格分不开的。例如:“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鲁迅先生这首《送增田涉君归国》的绝句,前两句是对日本秋天的描绘,字里行间流露的却是怀念之情,怀念在日本的“华年”。这首小诗,在平淡的字句中,抒发了纤细、深沉的感情,体味起来,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诚挚,那样的感人。
④直接抒情。除了通过一些间接的手段抒情以外,在有些时候,还可以直接抒情。这种抒情方式不能用得很多,但也是常见的。直接抒情用得过多,会伤于空泛,并不好;但浓烈的感情直接抒发出来,是能深深打动读者的。例如,在汉铙歌中有一首《上邪》。全文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中没有叙述事件,也没有议论或描写,而是把内心的感情袒露出来,用了最直接的抒情手段。由于感情浓烈,虽是把誓言、决心直接倾诉出来,感染力也是很强的。
(2)议论。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记叙类文章中的议论,不象议论文那样要有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它是在叙述、描写和说明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提醒幸福》中这样写道:“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的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几句中肯的议论,言简意赅,揭示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旨。
以上表明,被生活的情景触动,就会产生强烈的感情;对事物有感悟、有认识就会有深刻的议论。抒情,发自内心,不是硬加上去的;议论,源于真知,切忌空泛抽象。在写作中,我们应善于“写虚”,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更优美、深刻的表达。
[7—1] 初中生活富于幻想,易动感情,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获得一条漂亮的裙子、一个小足球等等。请“以我渴望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通过完整的一件事或几件事具体写出渴望的原因。②以叙述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③不少于700字。
导思:中学生风华正茂,情感丰富,易于幻想。在同学们心灵深处有很多的“渴望”产生,如何获得成功,渴望有位知心朋友,渴望师长的理解等等。如何把这一“渴望”叙写清楚,确立深刻主题,应成为本次写作重点。
1、首先应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具体写出渴望的原因,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叙写时注意层次清晰,详略得当。
2、表达方式应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记叙要具体、生动;议论要简明、精警;抒情要含蓄、真挚。
3、语言要清新自然,真挚感人。字数应不少于700字。
[7—2] 我爱家乡的
要求: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家乡的风土人情。
导思:常言道:“谁不说咱家乡美?”家乡是每个人生长的地方,熟悉的地方,是每个人都难于忘怀的地方。我国国土地大物博,每个地区的风土人情,都各有特色。
1、根据命题要求,本文要以写景状物、描写说明为主,写出自己家乡的特色。而题目中的“爱”字就决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因此,总的来说,同学们要在对家乡风物熟悉了解的基础上,抓住地方特色,或记叙文、散文,或说明文、议论文,为自己的家乡唱出一曲深情的颂歌,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
2、本命题的写作要点是: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使行文自然融合,情系于中。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考场佳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