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校园教育杂谈家教高中特长和爱好 |
分类: 专业论文 |

昨天晚上,儿子一直和我讨论,他想加入学校的跆拳道社团。我表示反对,理由有二:其一是他已经参加了两个社团了,学校规定一个学生参加两个社团就好。其二是跆拳道是一项运用手脚技术进行搏击的运动,它重技术,轻力量,注重内劲,以刚为主,是一门充分展现腿技的精美艺术。他的协调性不太好,练起来太费劲。而且男孩子学习这一类的搏击技能,如果不够理智和没有道德底线,很容易引发暴力行为。甚至会仗技欺人。
儿子很不服气,他认为自己有很好的道德水准,会遵守跆拳道的礼仪。
他的协调性到底好不好?我举出确凿的例子: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左右手交替拍篮球。当时,正好赶上市教育局到他们幼儿园检查验收,没把他们老师和我急坏。后来上了小学,他怎么也学不会跳绳,是我的学生在操场不厌其烦地教了数百遍,他才学会。中考体育测试,满分30分,全校考生93%以上是满分,他只得了27分。
我看过他跑步、打球,他的动作看上去很笨拙。掌握每项运动的技巧,他总得花费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起初,我并不承认孩子的体育运动有缺陷。因为我从小就练武术,一直到大学都是田径队队员,他爸爸是军人出身,我们给他的遗传基因应该是不差的。但他在运动方面的悟性的确有点迟钝。
所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拒绝了孩子进跆拳道社团的请求。孩子感到很委屈,说我扼杀了他的兴趣;又反驳我说他动作不协调更是打击了他的自信和资质。
于是,他要考考我和他爸爸的协调性。他左手握拳,右手伸掌,然后在同一时间内,用左拳敲打左腿,而用右掌在右腿上前后抚摩,并不时地互换。我和他爸爸做了好几遍都没能成功,要么是同时敲打,要么是同时抚摩。这个道理和左右手不能同时画出方和圆是一样的。但儿子做得非常自如。
儿子狡黠地笑了笑,说,这下服气了吧,事实证明我的协调性很好,而且我的思维方式和别人的不同。
但最终,我还是要保留我的意见:
1、高中的学习任务很紧,应该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把爱好和特长的培养,放在第二位。
2、巩固自己原有的特长,以求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他在小学时,书法经过了三年比较正规的训练,可以说是训练有素,高中阶段,可以到书法组继续深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3、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他的普通话比较标准,而且音质很好。报名参加校园广播站的竞选,表现很出色。在即将到来的全校秋季田径运动会上担任了主持。这点我很赞成,并全力以赴支持。
4、不盲目从众,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要根据自己的未来目标来确定自己的兴趣。他说班里的同学,有很多人会乐器,比如吉他、笛子等。他说自己很喜欢架子鼓,是否可以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去培训班学习,我不太赞成。因为我觉得他学习唱歌比学乐器会更出成效。如果不是把音乐作为自己将来发展的专业,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乐器,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兴趣,那就往后放一放。
当然我也知道孩子在生长阶段,从心理学角度讲有“最近发展区”之说。但从孩子的未来目标考虑,他的理想是考一所重点本科院校。所以,我希望他义无返顾、一心一意地朝自己的既定目标努力。
高中阶段,学习的知识内容广、难度大;灵活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更强。需要每个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把时间过多地放在业余爱好和兴趣上,势必会影响学习。
“抓住芝麻,丢了西瓜”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如果能两手抓,两全其美,再好不过。如果需要取舍,那就必须权衡轻重主次,有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