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初十,是我家老爷子的七十六岁大寿。
从六十岁开始,老爷子就让儿女们给他做寿,十几年来,已经形成了惯例。儿女们不管工作多忙,每年的这天都要回来。因此,在我们家,一年中真正大团圆的日子,是老爷子做寿的时候。
去年冬天,老爷子旧病复发,住了半个多月医院,他老人家摸了一把阎王爷的鼻子。所以,今年,儿女们对老爷子的大寿格外重视。能来的都来了,大大小小,三十多口,四世同堂。
因为,老俩口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所以,老爷子每年做寿基本都在我这里。前几天,我就开始忙碌,订餐、订蛋糕。老爷子今年说什么也不去饭店,我们只好依了他,在家中热闹。
把过生日说成了做寿,是因为要举行传统的拜寿仪式。这点大家可能难以置信。但在我们家里,已是固定的形式。
中午十二点,准时把儿女们带来的寿桃等贺礼,供奉在家神爷处,铺灯烧香,鸣放鞭炮。然后,按照长幼顺序,先儿后女,依次磕头。
此仪式完毕后,在客厅里,老俩口坐在上方,儿女子孙们一一上前祝寿。先说贺词,然后磕头,是真正下跪的那种仪式。
老公的家乡,在历史文化古城,在当地保留了许多古老的风俗。比如结婚,依然盛行坐轿子,而且都是在晚上迎娶。所以,我们家的这种拜寿仪式,也就不足为奇。
农历三月,还有我和我儿子的生日。我们三代人的生日,相距的很近。儿子的生日,全家人基本都能记得。
我的生日,除我自己以外,只有两个人会清楚地记得。一个是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老公。别人记得记不得,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爱自己的人是否记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