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百态 |
上周,去外省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由于会议的日程安排很是紧张,无暇在下榻的宾馆看报。就餐的时候,几位同仁打趣:“你们山西人就是厉害,教练的一跪,就把擦肩而过的金牌给跪回来了。”因为是在饭桌上,我只当是人们的一种谈资笑料,并没有放在心上。
今日回到办公室,翻阅上周积压的报纸,几家具有权威性的报纸上,赫然刊登着山西省田径队女教练张敏“一跪求金”的大副照片。这“精彩”的一瞬,真的作为历史的一页载入了中国体育竞赛的史册。
看着张敏女士跪地痛哭的大特写,作为山西人,我没有怜悯,没有同情,更没有自豪。相反,我的心里很是沉重。张敏女士的这一“壮举”,确实给山西人出尽了风头,着实让山西人想在脚下立即找出一条地缝钻进去。
赛场是战场,竞争激烈而残酷,也可以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对邢慧娜“挤撞”刘青的行为,我姑且不论,我只想探讨一下,教练的这“一跪”到底意味着什么?
跪————卑贱
跪,两膝着地。人,通常是一个“大”字立在天地间,而一旦下跪,就会矮人半截,所以有一个词叫“卑躬屈膝”。在古代,中国是比较盛行下跪的:臣跪皇帝、民跪官,这是“君为臣纲”;晚辈跪长辈,这是“父为子纲”;学子跪师长,彰显“师道尊严”。。。。。。这一类的下跪,有着明显的高低贵贱之分,下跪的人,是卑微的,是低贱的。
跪————乞求
我们经常可以在大街上看到一些乞丐:他们跪在那里,或胸前挂一个纸牌,上面写满自己的不幸和无奈;或在脚下的地面上写上自己的灾难和无助;或什么也不写,只放着一个盛钱的容器。他们渴求的脸上,有着一双乞求的眼睛,时刻在说着:“可怜可怜我吧”。希望每一个过往的行人能给他们一丝的怜悯和施舍。
跪————耻辱
“男儿膝下有黄金”,“士,可杀不可辱”。我们小时候看革命故事片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那些革命志士或英雄,在敌人的面前,是宁可付出生命都不可能给敌人下跪的。那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气贯长虹的气概曾经鼓舞了我们整整一代人。
看来,这下跪,并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实际,张敏女士是完全没有必要下跪的。刘青作为清华的学子,有她自身的体育实力和人格魅力。刘青是被山西“慧眼识人才”引进的山东姑娘,今年3月,在天津举行的2005年亚洲室内田径公开赛女子800米决赛中,刘青一举夺冠并打破了全国记录;今年6月,在全国女子田径锦标赛暨十运会女子田径预选赛的1500米决赛中,她就曾战胜过奥运会选手邢慧娜,一下子引起了国内田径界的关注。今年8月,在土耳其伊兹密尔举行的第23届大学生运动会女子1500米的决赛中,她与世界名将俄罗斯选手奥·斯里列娃和乌克兰选手特·霍洛切列娃同场竞技,以与冠、亚军仅差0.07秒和0.03秒的成绩夺得铜牌。这显赫的战绩,已经充分证明了刘青的实力。
如果张敏教练,以一纸申诉,递交仲裁委员会,我想,仲裁委员会不会不还山西的父老乡亲一个公正和公道,不会不给刘青一个圆满的答案。
假使,仲裁委员会有失偏颇,没有把金牌再判给刘青,那我们山西人真的连一枚金牌也“丢”不起吗?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一直教导我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们山西省的体育确实比较落后,金牌对于我们来说,也确实意义重大。但是,与做人的尊严和气节相比较而言,是不是尊严和气节更为重要一些呢?张敏教练的这一跪带有了逼迫,带有了威胁,带有了乞求。也给我们山西人留下了抹不掉的耻辱。
竞争就会有胜负,我们应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荣辱不惊,虽败犹荣。这才是我们山西老区人民做人的根本。
山西的父老乡亲,是憨厚、诚实、正直的;是识大体,明大理的;有宽容的美德,有无私的气度,有宽广的胸襟,有文明的传统,有忍辱负重的精神,有艰苦拼搏的力量。在困难面前,在险恶面前,在失败面前,是不会也不该下跪的。
张敏女士,你的下跪,真的让山西的父老乡亲以及子孙后代羞愧啊!
前一篇:家长给老师送红包的N个理由
后一篇:给心放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