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一道门,开启关闭,然后开始另一段的旅程。
最初在电视上看过《入殓师》的几个镜头,沉静得近乎于压抑,所以,以为这片子会是忧伤沉重的格调。一直想找个机会,认真的看一遍,每每不小心就忘记了,或许,私心里并不想去接触那么沉重的关于死的话题。
小林大悟所在的乐团解散了,他所喜爱的拉大提琴的生活就此划上句号,幸好有理解自己的妻子美香,两人一起离开东京,回到小林的故乡。小林的母亲已经去世,留下了在河边的一幢曾经作为咖啡屋的小房子。失业的大悟被一则广告吸引,“年龄不拘,保证高薪。实际劳动时间很短。旅行的家务助理。NK代理商。”看起来工作的条件还很不错,谁知道工作完全不象广告中说的那样,原来不过是招收一名入殓师。在犹豫中大悟开始了他的入殓师生涯,就连工作的内容他都没向妻子坦白。在从事这项工作里,大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家庭,见识了各种方式的最后告别,也从一名生手,渐渐熟练起来,从犹豫抵触的心理,到不知不觉的理解和投入。在对待遗体的过程中,大悟神情庄重而虔诚,动作流畅而优美,竭尽全力的保持了人在死亡面前最后的尊严。但是,世事总不会一直美好下去,大悟的妻子知道了他的工作,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不理解,毕竟在世人的眼里,这样的工作怎么看起来都不算崇高。大悟还是坚持下来了,而他的妻子终于接受了他的工作,也理解了他的工作,看着他一丝不苟为父亲入殓,终于半是介绍半是自豪的对别人说“我的丈夫是入殓师。”男或女、亲人或陌生者,都在他极肃穆庄严地工作里和生者做了最后的告别。
影片大概是为了营造死亡后那种肃穆,画面特别得安静,或者是因为为人入殓时本来就格外地沉静人心,面对死亡,还有什么可以喧嚣呢?人生是一列单程的火车,一直在向着终点的轨道上行驶,沿途看尽风光,然后在属于自己的那个站台靠站,不能拒绝,无法选择。我们有不同经历,却总要殊途同归。所以,死亡尤其值得惊心动魄的崇敬,不管有没有来生,不管有没有灵魂,逃不脱撒手而去的那一刻,或许崇敬了死亡,就是对生命的最虔诚的膜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