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四年一次的亚运会本来应该是亚洲体育界的盛会,可是,在我看来,亚运会正逐渐成为中国体育的“表演场”。

中国人自古就好面子的传统,即使是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从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始,我就开始关注中国在亚运会的成绩。当时还小,听到中国队名列金牌榜首的消息时,确实高兴了很长时间。可是,随着一届一届亚运会的举办,我的这种兴奋度却逐渐消退了。几乎每次亚运会,中国在金牌榜上都是名列第一。这次更是不例外。亚运会还没开几天,这金牌已经拉人家日本好几倍了,只是,我不知道,这数块的金牌对于泱泱十三亿人口的中华大国来说,会有什么用处。
而我们国家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有巨大的差距。体育界的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而花大力气、大本钱来培养一个个体育明星,而把大众体育置于一个很薄弱的地位。弄的亚运会、奥运会金牌一块一块的得,而普通百姓连个晨练的地方都不好找,贫困的山村小学,连个好足球都没有。看一看排在中国后面的这些国家,哪个不是亚洲的强国?他们如果也跟中国一样搞体育举国体制,中国还会赶上他们吗?
其次,亚运会金牌的众多会造成人们心理的“虚荣”:仿佛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体育强国。确实,我们在亚运会、奥运会上确实可以“独领风骚”,但是,我们并不能忽视普通大众的身体素质状况。成为一个体育强国仅仅靠多几块金牌是根本不够的。
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搞这种“面子工程”:奥运会金牌得的少,我们丢了面子,就花大力气去争面子,我们的高楼大厦比外国少,就不惜一切代价毁掉老祖宗的东西去建高楼,现在,又有人说龙在外国文化中是一种恶兽,我们该当抛弃龙作为我们民族的图腾。我不知道,扔下了他们,我们中国还是不是中国?将来我们的子孙问起来我们给他们留下了什么,我们该怎么回答,怎么解释?
话扯远了,还回到这个话题上来。其实,中国队独霸一方,对亚洲体育来说也未见得是什么好事情。许多亚洲国家都在对亚运会失去兴趣,国内的许多体育爱好者也是如此。长此以往,中国的体育竞技水平也会因为这些成绩而面临着危机。亚运会也会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鸡肋”,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还去装那个大瓣蒜干吗?
世界篮球锦标赛是篮球水平最高的顶级赛事。但是,篮球水平最高的美国却常常铩羽而归,为什么?因为NBA的球员往往不愿意参加这样的比赛,原因只有一个:太没意思,我宁肯自己玩,也不跟你玩。
中国体育人,为了体育的更好发展,别花费那个时间参加亚运会了,太没意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