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再说更多的,我下面的正文只是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我只是觉得,换偶目前在中国,于道德,于法律都是相违背的。如果错误的道德观念被广泛的宣传进一步放大,使人们一步步丧失固有的道德观,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李银河老师觉得换偶是公民的权力,她支持甚至通过媒体宣传(也不管她是不是有意,总之达到了宣传的目的)这种权力。那么,有一天她如果觉得强奸也是一种正常的宣泄方式,你是不是也跟着能接受呢?
另外,你们把换偶跟同志问题相提并论根本就不符合逻辑。换偶怎么能和同志问题拿来一起说呢?相对换偶来说,同志的问题要复杂的多。她支持同志是没有错的,因为同志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她的支持或不支持减少或增多,她的支持也只是让更多的同志了解自己。而换偶则不同,她直接挑战了中国的道德底线,宣传了一种错误的思想,使老百姓对自己一贯遵守的性道德产生错觉。可以这样说,目前中国的艾滋病越来越多,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她这样的人或者她这样的思想在增多。所以,我认为她说这样的话,是很不负责的!我们绝不能让这样的思想继续蔓延,祸害中国~
不错,有些事情不可避免的存在于社会的角落,事情本身错与对暂且不论,因为自有道德和法律来公断,但如果你把本来属于阴暗角落的事情拿出来说事甚至宣扬,就是你的不对了!相信李银河老师如果现在有家庭的话,她是绝对不会说出“换偶是公民的权力”这样的话的,所以,我只能很遗憾的理解为这是她的更年期狂想症。
李银河,王小波换偶你同意吗?
由于李银河老师一贯非常关心中国的同志问题,也做了很多对同志有正面影响的工作,使非同志通过她及她的学术成就对同志有了正面的了解,减少了人们对同性恋的偏见,所以我是一直非常敬重她以及她的思想的。但是,最近李银河老师的有关倡导“换偶”的高论我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苟同的理由。

李银河最近在她的博客里宣称:“换偶活动是少数成年人自愿选择的一种娱乐活动或生活方式,它没有违反性学三原则(自愿、私秘、成人之间),它是公民的合法权利。”
就“换偶”这件事我认为,人的爱情和婚姻是具有独占性的,人既有选择配偶的权利,也有不选择配偶的权利,但是当婚姻关系确立之后,婚姻这一法律形式就产生了限制性的力量。婚姻让夫妻双方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契约关系。而同意换偶,也就是男方同意换妻、女方同意换夫的话,她的后果会是怎样的呢?按照李银河老师的说法:换偶是建立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的。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如果要实现换偶,起码要4个人才可以,如果被广泛的接受,换偶的还会有六人、十人、一百人、一千二百人……这个时候李银河老师大概可以领衔组织一个换偶俱乐部了。
从历史人文层面来讲。人是文明的人,文明是一种进步。但文明是需要代价的,这个代价反映在两性关系上就是一种禁锢、一种禁忌。换偶破坏了婚姻的独占性。我们把这个问题推到极限,假设所有婚姻中的个体都同意换偶,那玉皇大帝在三万米的天下就会看到一副蔚为壮观的景象:地球上的大大小小的宾馆里、沙滩上、森林里,所有的成年人都在媾和。并且如果仔细观察每个人,我们会看见他或者她上午在宾馆和一个小个子男人厮混、中午在沙滩和一个黄头发人做、晚上已经在某张长椅上和一个穿夹克的人搂抱在一起。如果该君养宠物,我们大概也会看到这只宠物的交欢对象也一变再变。大帝这个时候肯定会糊涂:人是凶猛的动物呢,还是我优雅的子民?
人在成为真正能称之为人以前是不穿衣服的,而且兄妹之间可以结婚;后来,人知了丑,便晓得摘下树叶遮住羞处,也知道了直接血缘关系的兄妹是不能在一起的;再后来人成为了人,穿上了麻布,直系三代内血缘的配偶关系都被部落的头头禁止了;之后,人把自己裹得越来越紧,束缚得难受,于是就有一部分前卫的人开始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脱去身上的衣服,提倡性解放了。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国人乐于敢于提倡、公布类似的言行。这可以理解成轮回呢?还是理解为返祖现象?如果非要以换偶的方式才能满足生命延续的本能,那只能说明后现代社会人是多么的悲哀。

李银河与王小波
从道德及法律层面来讲。中国《刑法》中将三人以上的性活动规定为“聚众淫乱罪”,《婚姻法》中明确规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这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作为知名的社会学者的李银河老师不会不清楚,但仍然抛出如此有违法律精神的言论,难道李银河老师的性学三原则高于法律?那么,既然已经有违中国法律,换偶为何是“公民的合法权利”?
我们都知道,道德是立法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就是说,道德的标准是高于法律的。因此,李银河老师的说法既然违背了法律,那就一定是违背了我们传统道德。传统道德的约束,对于即使是乐于换偶的男女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思想包袱。短暂的欢娱之后,更多的是上对父母,下对子女,外对朋友,内对爱人的负罪感,尤其是由此导致的夫妻双方对对方人格的重新审视,将彻底摧毁对方在自己心目中值得尊重的起码意义,家庭的分崩离析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在这里,我想给李银河老师讲一个小故事。《南史·宋前废帝纪》中记载:山阴公主淫恣过度。谓帝曰:“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后宫数百,妾惟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帝乃立面首左右三十人。在我看来,李银河老师表达的意见与山阴公主并无本质不同。
李银河老师作为一个知名社会学家,但遗憾的是,她还是在明知有违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说这番话。我们也可以仅认为她只是从社会学角度来讲的。但即使如此,她的这番言论从一定程度上,也是直接挑战了“一夫一妻制”的这个法律前提的。
也许李银河老师自有她自己的依据,毕竟这个世界是深广博大,什么样的例证都不难求得。但我认为,社会学家的研究不能脱离传统,不能脱离现实的公俗良序,在广泛认同的道德和现实存在的法律基础上进行研究,才会有意义,也更加现实。
李银河老师,如果您的先生健在,您会同意王小波先生在和你谈恋爱的时候同时给另外一个女子写荡气回肠的情书;在外国给你找一个金色头发的白种男人在高速公路上“来一次”吗?涉及到您自己了,相信您绝对不会不在意,也不会同意的,除非您不爱您的丈夫。李银河老师的丈夫王小波是于1997年4月因急性心脏病发作去世,我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庆幸。他去得比较舒畅,如果当时心脏病没有夺走他的生命,那么现在的他除了被他的妻子气死之外,就只能如李银河老师所愿——换偶了,只不过不是短暂的换,而是永久的。

(设计台词)王小波:老婆,我要换偶~

(设计台词)李银河:你敢,小心我掐死你!
小调查:你支持我的观点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