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馆越狱难多了
根据张海帆小说《青盲之越狱》改编的心理谍战剧《青盲》刚刚在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落幕,错综复杂的情节、富有想象力的营救计划,在观众中引起不小热议。米帅主演的《越狱》迷倒不少年轻观众,因此《青盲》播出后一些观众大呼“山寨”,另一些观众则认为该剧技术含量很高。昨天,该剧导演杨文军和编剧张海帆接受采访时表示,《越狱》就是创作《青盲》的原动力,“我觉得美剧《越狱》逃脱得太容易了。写《青盲》就是想超越《越狱》”。
【观众】故事框架均拷贝《越狱》
【主创】多势力角逐增越狱难度
看过《越狱》的观众认为,《青盲》就是《越狱》的山寨版,从整个故事的架构,到挖地道等越狱手法,甚至于和伟饰演的张海峰与王丽坤饰演的女军医谈恋爱的情节都和《越狱》如出一辙,“抄袭得太明显了”。
编剧张海帆表示,历史背景是两部剧最大的区别,他说:“设计的是一个和外界断绝一切联系,内部斗争重重,看守高智商,在监狱外还有秘密组织监视的白山馆。白山馆和《越狱》里的监狱比,有几点不同:1.白山馆没有人探监。2.犯人的物质条件极度匮乏。3.犯人之间不能轻易相信。4.合作的时候也要警惕叛变。5.白山馆内有军统和中统两种势力。”张海帆坦言:“在这种环境里越狱,米帅早就死无数次了!”
【观众】50集长度太拖沓
【主创】场景太集中所致
该剧长达50集,一些观众感觉有些拖沓和单调,此外,也有观众觉得剧中的行刑场面过多,“大概在这部剧中能叫上名字的犯人都被仔细地毒打了一遍,简直像国民党酷刑的演示教学片”。
导演杨文军表示,观众觉得冗长是由于全剧的场景全部集中在牢房、医务室和地道,“实在是因为环境和题材的限制。男主角是个囚犯,情绪不能外露,不能告诉别人心里在想什么,所以表现矛盾冲突时比较被动。在调节气氛和节奏方面,我们也想了不少办法,比如设置悬念,主角张海峰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陷入一个绝境,然后在绝境中重生。”
【观众】男主角装癫痫太白痴
【主创】癫痫桥段有现实依据
剧中,张海峰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精通针灸会治癫痫。为了进入医务室打开至关重要的通道,张海峰给自己配了能引发癫痫症状的药。有观众笑称,张海峰太全能,懂医术还会治癫痫,可信度不高。
编剧张海帆说:“癫痫的设计是有现实依据的,癫痫病的发作不规律,现在治疗癫痫的方法是中西医一同治疗。”使用癫痫作为越狱的最后手段,张海帆也有解释:“张海峰试图进入医务室遭拒后,只得伪装成癫痫病发作。之后,张海峰告诉王玲雨,他有治疗癫痫的偏方。张海峰这样做,实际上跟白山馆馆长孙德亮的女儿芳芳有关。他以给同样得了癫痫的芳芳治病的名义才得以进入医务室。张海峰利用这段时间,成功到发电机房打开逃生通路。”
本报记者赵楠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