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一系列古装大戏来势汹汹,大导、大演、大编一个都不少,一派古装戏的盛世局面,但几部大戏都未能调动起观众的积极性。在收视压力颇大的情况下,北京电视台调转方向,打出亲情牌,播出具有强大阵容的《亲兄热弟》,收视率直冲15%,让北京地区自2007年开年以来低迷不振的收视率迅速崛起。紧随其后的《悲情母子》《继父》《用我的生命去爱你》猛刮亲情风,推出了一个收视高潮。巧的是,《继父》刚刚落幕,《继母》又前后脚与观众见面。该剧是一部讲述一对母女不择手段夺取亲情、爱情,最终陷入犯罪泥潭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据悉,该剧将为亲情剧的播出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继母》后安排播出的是《梅花档案2》。
《亲兄热弟》的火爆带动了的亲情剧持续热播。对此,彭三源向记者详解了亲情剧热度不减的原因,“最近几年,家庭伦理剧无论是婚姻题材还是亲情题材等,都是往上走的趋势。中国人的精神中始终对传统伦理有依赖。现在的商业社会里,大家一切都往钱往利益上看,亲情往来太少了,所以说缺什么补什么,亲情剧恰好充当了这个补药。”
中国传媒大学北广剧评工作室的张国涛表示,由于国家广电总局限制了涉案剧、古装剧的数量,只有走“情”路的电视剧还禁得起考验。亲情剧最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收视一般都低不了。《亲兄热弟》《悲情母子》以及《继父》赶上了好档期,同时段其他台没太好的剧。而且绑定在一起播出,收视人群没什么变动,收视率就比较稳定。
据悉,现实主义题材的亲情剧、苦情剧的热播,也使得影视公司在投资方向上产生了转变,一些本来搁置了很多年的亲情剧都找到了播出渠道。目前,投资方也敢于花大价钱买下这类题材的剧本。
本报记者 赵楠楠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