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书当了编辑,出了书,你不看?】世界那么大,去书店看一看

(2015-04-25 16:24:25)
标签:

育儿

【我看书当了编辑,出了书,你不看?】世界那么大,去书店看一看



/刘宇昕

 

  

  1.有时,谁都会迷了路

  

  读了十几年书,到头来却没有一本是自己喜欢的,为了考试,为了毕业,为了好工作……人的目的性太强,所以会活得特别累。

  我大学时候,就活得很累,大学四年,一直学习的法律专业。当初选择这个专业,起初很简单的想法就是以后当大律师,可以赚很多钱,当时考上大学的时候,爸爸在国外打工,妈妈没有给什么意见,自己就报了这个专业,起初报的是中文系,后来去班主任那里拿回了志愿表,把中文系改成了法律系,我的人生就彻底改变了。

  从小到大,我就是个内心极其敏感人,身边看到的许多人许多事,都会记在心里,那个时候喜欢把所有的心事写成日记,虽然没人看,但是写出来就舒服多了。

  在我们农村,学生时代,是没有什么课外书可以看的,有时候你想上课偷偷看看课外书,都很难找到卖课外书的书店。对于内向不喜欢说话的孩子来说,文字有时候是他最好的伴侣。

  直到高中之后,进了县城里面上高中,学校外面就有家书店,书店的名字还记得“爱书人”,那时候,喜欢诗歌,偶尔看到汪国真的诗,觉得好有内涵,然后自己也尝试写诗,每个内心有故事、郁郁苦闷的少年,都会都诗歌情有独钟吧!

  在高中时候,并没有接触什么小说,看的诗歌最多,泰戈尔的诗好像也看过,那时候写诗写到了疯狂的程度。

  以至于,期末考试的时候,一篇议论文,我硬生生地写成了诗歌,最后居然得60分,全年级作文满文,后来每次考试都用诗歌的方式写,又有三次得了满分吧。

  不过高考那一刻,我妥协了,为了保险起见,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按部就班地写作文,别再写诗歌了。万一有差池,最后作文得了零分怎么办?

  我知道老师的意思,2005年的那次高考,我按部就班地写了一篇议论文,这是我人生得第一次妥协,之后又有了第二次,就是填报志愿这次。

  我高中时候喜欢的文学,喜欢的诗歌,在高考那一刻放弃了,本来大学还以偶机会重新和诗歌相遇的,可是我再一次放弃了,在世俗面前我选择了放弃喜欢。

  教训是惨痛的。

  法律是理性思维,文学是感情思维,当每天对着粗糙的法律条文、各种刑事案例、那厚厚一摞书时,我头疼不已,枯燥、乏味,却又不得不去学,学不好,毕业就不会找到好工作,这是父亲告诉我的。

  那时候的我,因为不善言辞被爸爸狠狠地教训了,这种教训在大学四年期间一直存在着。

  不管怎么说,当你有自己的选择机会,可以看自己想看的书,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时,就要执着地去做,不要去想未来会怎样,只要努力,你未来就会很好,和你学习的专业无关。

  那年,我迷了路。

  

 

2.考研失败,我才开始泡书店

  

  大学时候,隔壁宿舍一哥们,特别痴迷英语,他喜欢英语,喜欢看美剧,喜欢骂人的时候也用英文,我们一头雾水,他却乐此不彼,尽管他很努力,不过法律成绩还是一般,他和我有些相似,喜欢的东西,却不能去学。

  我问他为什么大学时候,不报考英语专业,他说英语专业的人越来越多了,以后不好找工作,所以没有报,其实法律专业的人也不少。

  填报志愿的时候,他的想法和我一样,当真正走进大学,他还是选择了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平时大半的时间她都泡在书店里,看各种英文原版书,在空旷的操场上联系口语,书店是早上九点开门,他一般都会八点出门,到了书店门口的时候,他会先在门口坐一会,听听英语听力,然后等书店开门的时候,再进去。

  他很执着,所以他成功了,现在在一家外企上班,做了经理的位置,风生水起。

  书店绝不是你想象的,只是适合有文学梦想的人待的地方,无所谓你有什么梦想,在这里,其实你都可以实现。

  我没有他那么勇敢,偶尔也会去书店看看书,却从来不奢望有一天当一名作家。因为这个梦已经太遥远了,我也好久没写诗歌了,我早忘记了诗歌的模样。

  在书店里,一个人安静坐在那里,看着别人的书,更多的是羡慕吧,羡慕别人把自己的故事印在了书上,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想起高中时我也得过作文满分。

  我对抗不了现实,对抗不了父母,他们让我好好念书,好好练习口才,以后找个好的律师工作,谁都没想给我换一条路走,我对未来也是万分迷茫。

  这也是现在大学生共同面对的迷茫,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他们会觉得如果大学考不出好成绩,拿不到奖学金,没得过几次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什么的,毕业之后就不会找到工作,那时候,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在准备考研,我也加入了其中,因为如果考不上研究生,我们能干什么?

  这是当时的想法。

  现在想来,当你走过来时,再大的事都不算事。

  那时候,我考研失败,调剂到另外一个大学读研究生,研究生通知书下来了,我没有去,我又坚持考研,报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新闻的研究生,那时候只有一个想法,想转行,法律新闻至少还算是半中文的性质。

  第二次考研又一次失败。

  考研失败的我一直在想自己要干什么?这个时候正好参加的一个报纸的征稿的活动出来了结果,得了二等奖,一部手机,让自己重新拾起了文学的梦想。

  我决定,找份与文学有关的工作——编辑。

  对于好久没看书,文学底子差的我来说,去书店是唯一能补充我思想,照亮我前方的路的一种方式。

  我这次正式走进了书店,看了许多文学书,也似乎看到了自己闪着火星的梦想。

  

 3.他们都走了,留我一人在这城市重新开始

  

  那时候,一个班30个人,有二十四五个都考上了研究生,还有的考上了公务员,而我是那四五个中的一个。学法律还是有好处的,公务员考试的一些知识,平时都有学到。

  他们考上了,都走了,我一个人在青岛这个城市里,四处找工作,不找工作的时候就去书店看书。投的简历都无关于法律,都是关于编辑,那时候我找到了第一份编辑工作,虽然工资不高,每月1250块,但是这至少是一个入门的机会。

  刚工作的时候什么也不会,每天下班,就在单位楼下的青岛最大的新华书店——书城里待着,看上一两个小时的书,回到租的房子也差不多晚上八九点了,那时候吃泡面,吃的很多很多。

  可能是因为那段时光,接触到的精神食粮太丰富,我并没有感觉吃泡面有多苦,现在想起泡面,一口都不想下咽。

  书城里只有几个座椅,去晚了,就会被别人占了,自己就只能坐在地上,地上铺上一层纸,坐起来还是不舒服,要换上好几个姿势,当然,书好看的时候,一个姿势也不换都不会觉得累。

  那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在书店里看的最多的是童话书、青少年的成长小说,青春总是美好而短暂的,因为阅读,让我又重新回顾了自己的年少时光。也是因为阅读,我才想把自己年少时的遗憾诉说出来,让还年少的孩子能对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于是,我开始写作。

  看了许多别人的故事,也会想到自己的故事,阅读是一个启发的点,它会让想要写作的人开拓视野,脑海里潜藏的故事会在阅读的时候一一跳出来,让你有把它跃然于纸上的冲动。

  在书店里的时光,虽然是孤单、寂寞的,但是和每一个作家进行纸上的对话,走进每一个故事主人公的生活,体会他们的人生酸甜,便会明白自己经受的苦难原来是那般微不足道。

  后来,自己写的第一篇童话故事发表了,再后来,发表的文章也越来越多,自己的编辑工作也越来越顺手。

  在书店里,每天看着各种书,学到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扩展了词汇量、了解了最新的市场资讯,这对于做编辑是很有帮助的。

  说起来,那段时光,确实难熬,幸好有书作伴,每天能在书店里待上一段时光,也就没那么寂寞。

  有梦想的人,无论在天涯海角,都不会寂寞,你说呢?

 

 

4.你们在北京,我也想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青岛这座滨海小城,有我的大学记忆,也有我的第一份工作的记忆,还有我的书店记忆。当我背上行囊踏上北京的火车时,我也把这些记忆一同装进了背包。

  一同上路。

  在青岛做了一年的编辑工作,在书店里也看了一年的书,各种书,都是关于文学、关于编辑自身素质培养的书。

  那时候的想法就是,要把自己充实起来,让自己足够有能力去胜任这份工作,既然做了自己喜欢的事,终于看了自己想看的书,不再被别人羁绊,那就好努力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到最好。

  一个机缘巧合,我就被北京这边的一家杂志录用了,当时,有许多大学同学在北京上研究生,所以我也就毫不犹豫地来了。

  这里竞争很激烈,应该说非常激烈,我来北京的第一个单位里都是北大、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等的研究生,我在这里只是一粒很小的沙。

  要想超过别人必须看书。

  我租住的地方在北五环亚运村图书大厦旁边,这里房租便宜,最主要的是离书店近,我离不开书,离不开书店,我把我的心放在了那里,我到任何城市,第一件事,就是要去书店把我的心拿回来。

  北京的书店比青岛的书店大好几倍,而且这里还有许多长椅可以坐,只要一下班,我就会跑到书店里去,主要是因为喜欢看书,另外还有一个原因,租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的大小,回去会感觉憋屈和压抑。

  书是治心的良药,每次看完书,回到我的小屋子里,我都会安心睡个好觉,我觉得迟早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小屋子,去更大的屋子里,阳光透过窗户招进来,我拿着一本书享受美好的时光。

  我一个二十七八岁的人,整天穿梭在青少年读物中间,有点抢眼,一个大人,每天都在看着儿童书,看着青春文学,在别人看来似乎是长不大的表现。

  因为经常去图书大厦,图书大厦那层的一个阿姨已经认识我了,她问我:“小伙子,每天都看儿童书啊。”

  “我说是啊,因为我们就出儿童书。”

  “真好,多出点好书,”她说,“现在孩子看的书,都是些打打闹闹的,没有什么有营养的。”

  这是位有思想的阿姨,她的话也让我坚定了自己以后写作,做编辑一定要坚持一个观点:写好书,做好书。

  如何写出好书,做出好书呢?那就是看好书!

  那一段时间,我还是继续泡在书店里。

  后来又陆续换了几份工作,越来越好,公司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书籍给我的。

  有时候,我想,我的前生一定是一个书坊里的印书的先生,现在还会这般地爱书,书店就像我的第二个家。天涯海角,有书店在的地方都是我的家。你看吧,我从来不是一个流浪者,我从青岛来到北京,只是从一个家搬到了另一个家罢了,这是有我的书,我的书店。

  

 

5.做一个爱书的人,哪怕不用于工作,也会净化内心

  

  在这喧闹的都市中,我们被各种欲望诱惑着,放不下心,静不下来,有时候连思考一下人生,都没有时间。

  即使有时间了,也不会泡在书店里,宁肯打打游戏,吃吃烧烤喝喝啤酒,也不愿意多看一会儿书。

  在书店里坐一会儿,看会儿书的时光,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件事了。它能让你把所有的功名利禄看得清淡,能让你谦卑做人,能让学会享受一个简单午后的阳光,学会珍惜母亲给你的一个温暖怀抱,学会珍惜生活里的一点一滴。

  世界那么大,要看的,要学的东西很多,有时候我们无法随心所欲地去每个地方看看,看看每个地方得风土人情,每个地方的故事,尤其是许多年前的故事,我们无法穿越回去,也无法去看。

  不过不要紧,我们去书店里,挑上一本书,看上几个小时,你会发现,这几个小时,我们已经看了以前我们没看到的世界。

  世界那么大,走不出去,那就坐下来,在书上看一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