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辑工作4年,6家公司,我所学到的,你不知道的

(2014-12-06 18:26:17)
标签:

佛学

编辑工作4年,6家公司,我所学到的,你不知道的

我是一个固执的人,在雪夜独自行走,星光作伴,冷嘲热讽,我依旧固执于自己的路,一直前行,直到白昼。 

 

                              文/刘宇昕

 

 

 

第一家·正方文化·青岛·2010

 

考研两次,失败,终于明白自己要走什么路,然后找到了第一家公司,一个文化公司,人数不多,大约就十几个人,工资不高,1250元,发现金,不上保险。在那里,我干了一年。

一直到20113月,离开青岛,来到北京。

在这家公司,是我收获的起点。其实对于一个新的编辑,尤其是非中文专业出身的人来说,如果想从事编辑职业,第一份工作不一定是很大的公司,但一定要是适合自己的公司。

这里的适合,是指单位人比较好相处,领导好。

第一份工作一定不要给自己寻找打击,在大公司,往往会被老员工欺负和看不起,什么事都会安排你去做。

在一个小单位,所有的同事基本上都是新入职的,和自己差不多,有那么一两个长期的老员工。

我在这个小单位,因为人数少,所以每个人都要尽快地学到东西,然后融入工作。老员工都很负责,他们会教会我们许多东西。

当时我连校对都不会,带我的是中国海洋大学的一个女生,人很好,她告诉我怎么校对,怎么去做作文点评,当时我们以做作文书为主。

学习的机会对于一个新入行的编辑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要因为钱少不要因为公司小,至少这样的公司,更多的平等和同事之间的学习,它会让你对于职业生涯充满了向往。

是一个好的开端。

学习不仅仅是老员工教给你的,还有你自身的学习。当时因为公司的业务不多,做书很少,所以主编说,你们没事就看看书吧,收集收集材料,我们要做一本杂志——《读者关注》,类似于读者那种,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做杂志,我们每个人对于栏目策划、选稿子有了最初的印象。

主编人很好,办公室里许多《儿童文学》杂志,那是我第一次看儿童文学,第一次接触,另外他也开办一个小作家班,培养小读者的写作。上课就在我们办公室隔壁上课。

主编想法很多,他说想做绘本,做民间传说等丛书,想让我们写故事样张,然后尝试制作绘本。

我们就看书,闲暇时光看着儿童文学杂志和一些儿童文学丛书,记得当时看了一套《风铃儿童文学》丛书,好像是这个名字,主编是安武林老师好像,里面都是短篇童话、幻想小说什么的。

那时候,对于杂志里面和丛书里面的作者名没有太多挑剔,不知道谁是名家,谁是新作者,就是光看书,连曹文轩、张之路的名字,也是那时候第一次见到。只是单纯地沉浸在小说之中。

看的书多了,自己脑袋里对于小时候的回忆就深刻了,也想写写自己的童话故事。

于是在723日写了第一篇童话《带我去一个没有寒冷的地方》,最初是想投给《儿童文学》杂志的,但是没有回信,然后在网上胡乱地找其他杂志投稿,遇到了《童话世界》,当时的编辑是卜凡纳,她已经是编辑部主任了好像,然后她把我的稿子给了编辑陈琛看,陈编辑给了我许多意见,我很感谢。

写作初期,工作初期能遇到一个好编辑,好领导是一件幸事。

我从我第一个主编那里学到了:要想尝试做什么书,就要多去看什么书,看得多了,说不定就会激发你的一些内在潜能。

也正是那时候,我寻找到了我的潜能和目标——儿童文学。

 

第二家·格言杂志·北京·2011

 

想发展,就离开,去寻找机会吧!

那时候,我之所以离开第一个单位,没有想太多,就是想找一个机会,找一个可以发展儿童文学的机会。

2011年初,我已经在发表了儿童文学作品了,在一些小杂志上。在青岛那家公司一直都没什么起色,单位事务停滞不前。然后纷纷有同事离职,于是我也生出了离职的念头。

想找一个文字出版的工作,可是青岛一家单位都没有,只有一个青岛出版社,可是我的资历根本就不够。

于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投了北京这边的简历,好像当时只知道我的同学在北京,他们在上研究生,如果我去那边工作,还能见到他们。

于是我就投了北京的简历,许多家出版公司,《小小姐》《格言》通知了我去面试。

2011年的正月刚过,大约是2011年的217号去北京面试了格言,一个人坐车去了北京,然后面试,又接着去了小小姐。

面试当天小小姐就说还是经验少,不能来我们这边上班呢,可以给我们投稿哟,我知道这话背后只是安慰罢了。

格言让我等消息,我又回了青岛。

20号左右,格言通知我去北京上班,我心情激动,然后第二天便向青岛这家公司提出辞职。公司领导没给我发工资,说我辞职太匆忙。

我没要工资就来了北京。

格言的人不多,20几个编辑,不过都是北大、交大、中国传媒的一些研究生,性格孤傲,待遇不错,中午吃饭,也有专门的阿姨做饭。

因为是文摘类杂志,所以选稿经常会重复,重复就会导致编辑之间的竞争,每天就是看稿子,选稿子,同事关系不冷不热。

领导是现在写了《齐天传》的楚冬阳。好像笔名是这个吧。

从这个主编那里,我学到的东西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有机会。

后来他闲暇时间写了一部《齐天传》,那时候我已经离职了,不在那家公司,他写完了《齐天传》出版之后,就去了给他出书的磨铁公司。

其实,每个人都在悄无声息地找机会。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自己以后的目标是什么,他写了《齐天传》,好像还卖得不错。

我从他那里学到了怎么选文摘稿子,也学会了怎么写文摘稿子。《意林》《读者》《格言》上的文章写作都有一个套路,把名人的事例,国内外的新闻中充满人情味的东西,转化为故事写出来就是自己的故事了。

这就是说把新闻故事化,然后就会发表了。

我那时候写了一篇《天堂午餐》,是根据那时候一个很火的视频写的这个文章,后来发在了《意林》上,被几家杂志转载。

我也清晰地明白这种文章虽然好写,但是不可能写一辈子,这不是我要走的路,儿童文学才是。

 

第三家·方洲作文·北京·2012

 

那时候我频繁跳槽,许多人都认为不好,我那时候也认为不好,没有稳定,没有安全感。后来想想这种跳槽是一辈子的财富。

对于做出版的人来说,在私人公司多待几次,就会知道每个公司运作的不一样,你也会在每个公司学到不一样的东西。

尤其是我正式稳定下来之后,我看看周围一直在一个单位待着的人,他们的思想,作为一个编辑,还没有那么开放,没有那么灵活。编辑是一个创新的职业,这样没有创造性的话,确实是可悲的。

在第三家公司,我见识到了方洲作文创始人——徐总。他人很好,很有想法,虽然不严厉,但是说的每句话,每个想法都很有威严。

他当时之所以招聘我,是因为他不想再过多去做作文了,他觉得作文市场饱和,他想进军儿童文学,而我正好是写儿童文学,自己还是编辑,应该认识一些人,有一些想法。

当时他是第一次做儿童文学类的书,以前都是做作文书。

我们几个编辑和他商量选题,然后就开始做书了。

《爆笑校园·搞笑故事会》《这就是一年级》《注音版儿童文学名家名作》《五分钟轻松短阅读》就是那个时候,不断磨合提出来的选题。

那时候,我的想法被实现了,每个选题的宣传语和书名都是自己想的,然后也得到了肯定。

“五分钟短阅读,五分钟读完一个故事,”我最喜欢这个宣传语。

那时候,徐总说,宣传语和书名、封面是一本书的核心,我对于这点深信不疑。尤其是做了这几年编辑。

有时候,我们买书,并不知道它的内容,就是看了书名、封面就有买的冲动了。这就是封面、书名、宣传语的力量。

他会经常找我们开会,跟我们说编辑应该怎么做书。

我喜欢这样的领导,会知道我们怎么做,不让编辑自己盲目摸索的领导。

那段时间的学习都是这辈子最宝贵的财富。

后来因为工资实在不高,只有3000左右,所以就准备离开,虽然徐总挽留,说工资可以涨到4500,这在单位里是比较高的了,但是我还是走了。

有时候也会留恋,想继续跟着徐总干,但是走出来之后,发现前景更加广阔。

 

第四家·盛大文学·北京·2012

 

   盛大文学旗下的公司华文天下,包装了许多畅销书作者,安意如、白落梅都是这里的,所以我就来到这里。

这里的儿童文学领导是青春文学部的领导调过来的,想法不多,一直做一些版权书,就是那种名著什么的,没有什么原创书,另外工作负荷很大,每个人都是机器,所以自然就离开了。

我离开的时候,我很明确一点,人一辈子赚再多钱都没用,每天加班到10点,即使再大的公司也要离开。

 

第五家·贵州人民出版社·三达文化·北京2012

 

人总要养活自己,所以我们必须找工作,于是我就莫名其妙地找了这家公司,所有的工资条件都是说好的,来了之后却没有那么高……

于是离开,没学到什么。

 

第六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2013

 

这家单位,给了我许多机会,也给我想要稳定下来的信心,一待就是两年了。领导是写儿童文学出身的,研究生毕业,有文化底蕴,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在这样的领导手下,我能把自己的想法跟领导进行沟通,他能明白。

所以,我就留下来了。

最主要是的,周围的每个同事都很好,相处起来很愉快。

我在这里第一次接触漫画,我也开始尝试去学习漫画,看漫画书,看动漫,看电影……

我得到了许多对于儿童文学新的认识,就像我一直关注作家两色风景一样,他从03就开始看漫画,每天都看许多,漫画能给人写作,给人思想许多充实,所以许多人都羡慕他的高产,却不知道这背后许多大量的阅读和积累。

漫画给了我积累,让我开拓了眼界。

许多人第一次和我见面,都会说,看上去好小,好腼腆的男生。

腼腆不代表着能力不够和没有想法,所以我一直都坚信学习会让一个人变得强大。

想法充实一个人的人生。

有想法,有坚持,有学习,才能做编辑,才能干出版,才能走得更远。

随便说这么多,同行可能不认同,这只是我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想做什么,想怎么做,你自己有数就行。不会的,就去学习,就去了解。

给自己一个人生规划。

我也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我在朝着我的规划迈进,虽然工资没有一两万得赚,但是我开心,我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没忘记我的初衷,我相信机会比钱重要。

我一直坚信,抓住了机会,就能抓住未来。

好了,祝大家周末愉快。

(没修改过,可能有错别字,凑合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