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昕】《阳光下的少年》已发表
(2010-09-20 17:21:46)
标签:
杂谈80后编辑儿童文学刘宇昕青岛童话作家流感房价文化 |
分类: 宇昕·长大的世界 |
阳光下的少年
刘宇昕
操场上,一个男孩在阳光下无拘无束地笑,天真无邪的脸上看不到一点悲伤。可谁会想到这个16岁的孩子父母双双离世,家里只有他、姐姐,还有一位将近80岁的奶奶。
在困难面前,他以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一个乐观、坚强、孝敬老人的形象。他就是湖南溆浦县油洋中学的学生——向立华。
奶奶,你还有我呢
向立华曾经也有一个温暖的家,他爸爸是老实忠厚的农民,妈妈是个又聋又哑又瞎的残疾人,家里还有长自己5岁的姐姐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得并不富裕,但是其乐融融。
可是好景不长,在向立华七岁那年,他的妈妈不慎跌落在屋前的高坎下,离开了人世。当时的他很伤心很难过,是爸爸给了他希望,有爸爸在,这个家就有希望。
可是,三年后,他的父亲在修房时,又失足从屋顶摔下,当场身亡。没过多久,年近八旬的奶奶哭瞎了双眼。他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打击和磨难。但是他暗下决心,自己不能倒下,自己是家里仅有的男子汉。他要照顾好姐姐,还有奶奶。
但是以立华的能力,他连自己的学费都凑不起,怎么撑起这个家呢?姐姐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把自己的课本藏了起来,一个人踏上了南下打工的列车。
十一岁的立华一个人在家里照顾自己的奶奶,他发誓生活再难,也要让奶奶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立华在自家地里种了些玉米、豆角、南瓜、辣椒。对于种地,一窍不通的立华虚心地向村里的长辈们学习。
立华还在家里养了些土鸡,2007年临近春节的时候,立华把长大的土鸡拿到市场卖了,挣来的140元,给奶奶买了双保暖鞋,而自己却没有买一件新年的衣服。
立华的奶奶在小立华的照顾下,开心地生活,渐渐地从悲伤中走了出来。立华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好朋友
虽然没有了父母,但是小立华从来没有感到自卑,他灿烂的微笑成了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身为班长的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还乐于助人。
唐艺艺是一个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的孩子,平时不喜欢和其他的同学交往。立华主动和唐艺艺交朋友,平时帮他打水,端饭,鼓励他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唐艺艺在立华的帮助下,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变得乐观开朗起来了。
在2008年五月,学校组织为汶川地震灾区募捐,他把赞了很久的50元拿了出来,班主任老师考虑到立华家的情况,把钱退给了他。可是这并没有阻挡立华的爱心,他说:“再穷,也要有颗感恩的心,我有苦难,大家都这么关心我,现在汶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比我更需要帮助和关心。”立华的这份爱心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现在,姐姐赚了一些钱,每个月都会往家里寄一些,立华把这些钱存起来,留着给奶奶用,他要让奶奶度过一个开心的晚年。虽然他被共青团溆浦县委授予“自强孝亲少年”“2008年度十大感动溆浦人物”等称号,但是对于这些称号,他只是轻轻地一笑,他觉得这没什么。
立华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即使在困难面前,也要永远开心快乐,做一个阳光下的快乐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