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字熊和画画熊(识字故事7)

(2006-05-12 18:30:05)
分类: 幼儿文学和微童话
    多年以前,我曾经写过一篇童话:《远方飞来的红蜻蜓》。
    作品在《娃娃画报》发表以后,一日,以前的编辑部主任宗二兵给我来信,大致是如下的内容:
    有一位家长给该杂志写信,说(大意):我们的女儿才四岁,听了我们读的这个故事后,就哭。第二天还要读,听后又哭。第三天听后还哭。后来我们不敢给她读了,但女儿拿着这本杂志,去叫邻居给她读,听完又哭。你们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该怎么办啊……
    宗二兵告诉我这件事,她也不能断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至今天我也没有去请教过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这件事,对一个四岁的幼儿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但我常常会想这件事。

    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能让一个孩子这么听了哭,但还要再听,再哭?
    下面故事大意是(我找不到原稿和原发表的杂志了,一般的选集里我也没有收进去,所以不能贴出来,将来有机会再重写一次发表吧):
   
    远方飞来了一只红蜻蜓。
    它是一只翅膀受伤的红蜻蜓。
    红蜻蜓的翅膀是阳光做的,所以,它每天在阳光下收集着阳光,让它慢慢修复自己的阳光翅膀。
    终于有一天,它的翅膀收集够了阳光,终于可以再飞到空中去了。
    但这个时候,红蜻蜓忽然发现,泥洞里有一只鼹鼠,他的眼睛瞎了。
    他什么也看不见,总是在那里摸来摸去,浑身是泥土。摸来摸去找东西吃是很难的啊。
    红蜻蜓想了好久,终于把自己的阳光翅膀送给了鼹鼠,把它敷在鼹鼠的眼睛上,敷了一会儿,鼹鼠的眼睛就亮了。
    眼睛能看到东西了,鼹鼠是多么高兴啊。
    这只复明的鼹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呢?
    他看到,那只红蜻蜓在那里晒太阳——收集阳光。但是那只蜻蜓却在流泪。
    红蜻蜓心里知道:等他收集好阳光,修复了它的翅膀,这个夏天就要过去了……
 
    不知道,你,一个大人是否会为这样一个故事流泪?
    也不知道,用这样的故事让小孩子流泪,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是不是健康?
    其实我并不想知道答案,甚至我也害怕知道答案。
    我想:当阅读一篇感人至深的作品,或者述说一个悲剧时,尤其是这个悲剧里面并没有一个“坏人”可以让你谴责而使你的心灵得到某种平衡的时候,这个悲剧,它所带给你的是什么呢?
    我想说:是心灵在某时某刻得到了净化。
    那么,那个四岁的小女孩为什么要请求别人读它以获得哭一次的机会呢?
    我想说:心灵得到净化的这个过程,其实是灵魂深处的一种需求,甚至,这种需求是天然的,正是这种需求,使我们会有一种亲近文学的渴望。
    所以说,从这个层面上说,我并不希望得到真正“科学的”、“心理心范畴”的答案。
 
    不好意思,我发现我这种在识字故事前发表零碎感想方式有点喧宾夺主了,或者说是头重脚轻了。或许我以前的选择是错误的,不应该每次在识字故事前面安排这么一个小小的“讲座”。
    唉,讲了上面的话,再看下面的故事,或许味道怪怪的。
    因为它们并不协调。
 
    但……还是看看吧。呵呵。
 
 
写字熊和画画熊(写、画)
 
   有一只小熊,他特别爱写字,大家叫他写字熊。
  还有一只小熊,他特别爱画画,大家叫他画画熊。
  有一天,两只小熊在汤团店里相遇了。
  写字熊说:“画画好是好,就是太慢了,没有我写字快。”
  画画熊说:“什么?写字才慢呢,哪有我画画快!”
  他们谁也不服气,决定比一比。
  他们看到有一个碗里有一个汤团,画画熊说:“我来画碗里有一个汤团,你来写碗里有一个汤团。”
  写字熊说:“好。”
  写字熊开始写:“碗里有一……”
  才写了一半,画画熊早就说:“我画好了。你看,还是画画快吧?”
  原来,画一只碗和一个汤团,只有没几根线条,真的非常快。
  写字熊想了想说:“现在,我们改一改,我来写碗里有一百个汤团,你来画碗里有一百个汤团。”
  画画熊说:“好。”
  写字熊又写:“锅里有一百个汤团。”
  写字熊早就写完了,画画熊才画到第十个汤团。
  写字熊说:“你看,还是写字快吧?”
  “画画快!”
  “写字快!”
  他们两个争了起来。
  这时候,汤团店的老板出来了,拎着两只熊的耳朵,教训他们:“两个傻瓜,写字画画是用来比谁快的吗?应该比谁写得好,谁画得好!”
  老板罚写字熊每天写汤团一百遍,画画熊画汤团一百遍。老板就在旁边监督着。
  后来,写字熊写的字成了汤团店的招牌,画画熊画的画挂在了店里。他们写的字、画的画都是最好的。
  
 
阅读提示(王一梅)
  
  汉字最早是一幅幅的图画,差不多就是照着那个东西的形状画出来的,所以叫它象形字。
  比如:木头“木”呢,本来是一棵大树,上面是许许多多的树枝和树叶,下面是大树的根。在“木”的基础上再加上果实,就是“果”字。如图:
    (这里本来有象形文字变化图,但我贴不上来)
  写和画都需要手指和大脑密切配合,需要不断训练。小朋友要多多练习哦。
 
 
下期将要出现的字:
 
   春、夏、秋、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