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季老爷子讨教: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正途!

(2009-02-03 09:17:17)
标签:

汉字简化

季羡林

国学

繁体字

简化字

文化

分类: 社会人文
季羡林老爷子是老人,俺是小辈,季老爷子是大家,俺是小老百姓。但听说季老爷子认为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却不敢苟同。本着尊重科学、不分尊卑的原则,俺也说说俺作为小老百姓的看法。

文字是干啥的?是交流用的。文字的发明是为了让信息保留的时间长一点,所以才将文字或者符号保留下来,从开始的岩石、墙壁到后来的竹简、布帛,再到后来的纸张,俺说的对不?古代的繁体字的流行,我们要看看在哪些人中间流行。现在咱不按阶级区分,可是小老百姓有多少认识字的?是小老百姓认识的字多还是达官贵人文人骚客认识的字多?按照比例来讲,认识字的是现代人多还是古代人多?答案不言自明。简化字的普及让老百姓都认识了字,都学习了文化,都有了进步,思想有了进步,那社会也就有了进步。

简化字普及了几十年,其发生的作用都表现在我们身上。现在农民都敢进城打工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字了,领工资会签字了,认识男女厕所了。

传统不能忘,国学需要继承,俺同意。可是咱不能像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旅游,非要把拆了几十年的庙再重新建起来吧。

传统文化也需要进步的,国学也需要渗透的,让我们放下机械化,再拿锄头种地,这不是让我们拿芝麻跟西瓜PK吗。

文字仅仅是个载体,是个工具,我们需要的是传统文化的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当我们的认识变化时,工具就需要变化,而原始的工具就成为精英文化,也就成为了所谓的艺术。当毛笔不通用的时候,毛笔字就成了艺术,当夜壶不再需要的时候,它就成了古董。我们只能欣赏,而不能使用。

我们需要国学,我们需要普及国学,可是我们也需要现代化的国学,所以我们需要普及国学的人,而非国学的字,如果我们都懂了繁体字,都学会了之乎者也,那么回头来看,像钱玄同、章太炎、陈寅恪之流的所谓大师,也就是小儿科了。
 
 
并非危言耸听:我们以后不用写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