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图书馆最后一天开门
我上得网来,看到了姐姐留言,我删除了它
心中略有不快
我是在北京很悠闲的过着
效率也很低
积蓄也快花完
我想我来北京来是抱着一丝希望的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其一:自身综合能力
其二:年龄
其三:性别
我很清楚我想要的是什么,我现在有什么
然而两者之间差距太大
而且,说实话,我今年不是很想回家
如果爸爸不是正月里过六十大寿
我大概就第一次独自一人在外地过年了
不觉得孤独,相反,越来越觉得自在
想爸爸妈妈姐姐了,不是经常给家里打电话吗
回家了,我也知道会面临什么
所以我不想回家
当然人不可能永远逃避
而且我心里很清楚:快乐的好日子不多了
九月就是我最后抉择的期限
我很有可能就要打起铺盖回家
回到那一潭死水的单位
我原来一直以为我讨厌那份工作
后来我想清楚了
我是讨厌那个工作环境
大家总是抱怨单位很穷
至今领导们还依然搞点发几十块钱的”奖励“、”福利“的”惊艳“
一个月的收入连脚趾都不用用上就能算清楚
男男女女总是为少了几十、几百
今年又增加了几十、几百
而骂娘或欢呼
白白有句话说的很好
找工作,不仅要看薪水
更重要的是看除了薪水这个公司还能赋予员工什么
而我清楚的分析之后
发现我之所以那么讨厌单位
就是因为它不仅没有为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
而且即使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努力之后
对员工的努力也往王是”眼盲“
即便是有”认可“
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哦,很好,继续努力“
而刚参加工作的人
往往干劲有余,却缺乏指导
往往希望获得认可,却每每失望
所以我也是在工作了几年之后
眼看自己努力了半天
啥也没有
不要说物质奖励,连精神奖励的单位级别的红本本也没有几个
按同事们的话说
单位这么多人,大家总要排排队的嘛
可我也排了几年队了
前面的人还是没有动
什么市级、省级的就更别提了
同事们还安慰说:别着急,结婚,生孩子吧,孩子大了,你也就是高级教师了
指标总会有的,只要你在恰当的时候准备好论文,买好证书
我当年失望之余,开始和一帮姐妹们吃喝玩乐
尽管有的时候我觉得很空虚
但是吃喝玩乐就象”毒品“,而且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找男朋友吧,一直也没有找到相互对上眼的
考研吧,等我想起奋进的时候,发现博士都难找工作
好不容易读这个教育硕士
指望能学点什么,改变什么
跟着图书馆倒是学了一些
改变?尝试过,很难还是那仨:自身综合能力、年龄、性别
所以为什么我不能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快乐一些呢
上海老王上周来京,说起他老婆(小学教师)从南昌到上海找工作如何顺畅
一脸自豪
可是我很想说
如果胡老师不是一毕业就进了当地最好的小学
得到了一个好的发展平台
加上自己的努力
她能有一摞的各种级别的红本本吗?
她能锻炼能力吗?
人都不笨也不傻
只是有的时候缺乏机会去锻炼
我承认,我现在比较喜欢北京了
更主要的是
我人在外地,和同事们依然保持联系
单位虽然挂了个好听的牌子,硬件设施也上来了
但是运行机制就象古董
没有丝毫改变的迹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