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新编辑一下我爱的自己的作品,加以保留,准备给赵老师邮寄过去

(2006-05-18 09:23:16)
    我考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已经有了两位中小学教师:我的妈妈和我的二姐。我目睹了她们的清贫与艰辛、操心与劳累,我伴随着二姐从百灵嗓到鸭公嗓的巨变一起成长。后来因为我成绩下滑,我更是遭受了老师的冷言冷语到任我自生自灭。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对中小学教师这一职业有比较强烈的排斥感。
    然而造化弄人。再次高考过后,我却收到了江西南昌一所三流师范院校中文系的调剂录取通知书。我沮丧极了,还捧着通知书大哭了一场:为自己曾经无数美好的梦想的破碎而哭泣。于是我带着一些无奈甚至是伤感度过了大专三年时光。毕业后,也曾努力尝试过其他职业角色,最终为了所谓的稳定,为了所谓的事业编制,我还是走上了三尺讲台。
    2000年8月,我在江西南昌一所普通完全中学的高中部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我担任了高一年级一个普通班的班主任和两个普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当我穿着背带牛仔裙走进我所带教的高一新生班级时,我感受到了中国学生对老师的那种“天然”的敬畏,我看到了一双双好奇和无邪的眼睛,我突然感觉自己的肩膀上很沉:我不愿意当老师,可是我现在到底是老师了,我将要和眼前的这些有着无邪的眼睛的孩子们一起度过他们青春中美好的三年,那么在我的带领下这些无邪的眼睛若干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眼睛?起码我不能让它们变成邪恶的眼睛吧?我希望我的学生象我当年由怕老师到恨老师吗?……我知道,我应该是属于讲台的。
    大半年过去了,我尝到做一个教师的酸甜苦辣。原来上好一堂课的背后更有几倍的工作量;原来做班主任需要耗费的不止止是时间;原来学校里的办公室并不是温文尔雅的场所……最突出的体会是:我并没有力量改变学生在学校中的角色配制。比如,做一个班主任,你只能向传达学校、年级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并要求他们无条件服从。所有的收费项目,班主任除了催学生缴钱,无权过问该收费的合理性。对于一切“违规”行为,都必须教育其下不为例。你只能去“管”,并且要“抓严”。办公室里的前辈曾告诫我:做班主任,必须要严肃,不能对他们笑!我做不到,我无法想象绷着脸的语文老师能上出一堂生动的课。学生象幼苗,他们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想象力、胆量等都需要老师的诱导和培养,讲台上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是导游而不是饲养员。我本以为自己很开通,是学生的知心人。可有一次我批评一个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时,他突然反驳:“老师你只看到我没有交作业,可那些总是抄作业的人呢?你怎么不说?我不做是因为我不懂做,可是他们不懂还要说谎。”我哑口无言。学校里检查教师工作,以教案的完整详细、页面作业的多少、考试成绩的高低为标准,一向为人诟病。我是不满者之一,可现在,我的做法又与我的上级有什么分别呢?一面在讲台上大讲“人文精神”、“民主独立”、“个性”、“创新”,一面又在做忠实的命令执行者,我到底是什么??
    后来,我的一个学生在一篇随笔中狠狠地声讨了语文课的无趣和无聊。他愤愤的写道:“我越来越不喜欢语文课了。因为我讨厌对课文肢解式的分析。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对课文高高地举起屠刀,直到每一篇文章都鲜血淋漓、支离破碎老师才甘心?我常常觉得一篇很美很大气的课文一经肢解便什么味都没有了!我喜欢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喜欢只可意会无须言传的美的体验。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就那么定定地看着她,让自己的灵魂出壳,穿越那时而女巫时而天使时而暧昧时而祥和的目光,飞到它想要飞去或没有目的的任意一个地方。如果老师这时来给我讲解什么微笑的神秘,什么高超的技巧,什么非凡的成就,我都会大倒胃口的。因为我不想了解那些,我不想做画家,也不想当评论家鉴赏家。我只想很自我地感受我愿感受的东西。如果非得让我说点什么,也许我会说蒙娜丽莎太胖,眼睛太小,一点也不如我国的西施漂亮!……”读完此文,我很吃惊,没想到我的学生中竟然有这样有思想有叛逆性格的人!旁边的同事说:“肯定是受你影响!”是吗?我反思着自己,反思着自己的语文教学,也反思着我们大家的语文教学……
    记得我是曾不止一次地抱怨过语文课上的阅读分析过于琐碎,过于全面,什么都讲了,学生还怎样去创造性地阅读?可不去讲吧,又怕考到了学生答不准确、答不完整,丢了分多可惜!以前是老师一手包办满堂灌,现在讲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阅读思考——质疑探究——讨论释疑——迁移拓展,即实践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当然在最后还是免不了被老师诱导到既定轨道上来,分析完老师想要分析的所有问题,学习完老师想要你学习的全部知识,答案也得统一到以老师的理解(其实也多半是教参书上的理解)为中心的答案周围才算完事。虽然表面上整得课堂闹闹热热,学生思维活跃,其实是无论怎样都没有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无论怎样都不能逃出应试教育的天罗地网,因为我们的选拔考试制度正一如既往地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如我一样的语文老师本想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完美,没想到现在也有学生开始对我们说“不”了,而且说得那么大声,说得那么坚决,说得那么不留情面!我不想批评他的偏颇和任性,反而很欣赏他的叛逆和勇敢,而且因为他,我得以再一次全面地审视我们的语文教育。
    但是在反思的过程中我很痛苦,而这痛苦,来自于制度对人性的约束,来自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更来自观念在心灵上形成的斑斑锈迹。
   其实想开点,任何职业都是戴着脚镣跳舞,不仅要束缚你,还要你跳得楚楚动人,因为人是社会的一分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