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封没有寄给爸爸妈妈的信件

(2006-05-13 11:04:51)
爸爸妈妈姐姐姐夫:
   今天是3月11号,星期六了,窗外阴沉沉的,风比较大。
   请原谅我没有用笔写信给你们,而是打字。因为,我感觉打字比用比写来的快,现在五指化办公,计算机普及,好像越来越不愿意写字了,写久了很累哦。
   可是我很想家了。
   来到北京半年多了,很多人都很羡慕我,说是到中国最好的师范大学进修啊什么的,其实从我自己来说,我是上班上累了,能找个借口休息一下,调整一下,而又不失去工作,当然能学点东西更好了:这才是我真实的想法。当然有缘分的话,找到那个他,就是锦上添花了.一封没有寄给爸爸妈妈的信件
   不过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之后,比较失望,也许是因为我们是成人教育,也许是因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就该如此――没有人管你,没有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指望从老师的课程上真正得到什么也几乎不太可能,有极个别的老师上的还不错,大部分的老师上课也比较乏味(也许是老师没有用心),有些课程的设置也是根本没有必要。学校离宿舍比较远,中午没有办法午休,总是感觉很困,缺觉。刚到北京的时候,我感觉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学点什么,过了两三个月才认识了一些班里的同学,但是我看大家也都是独来独往的,很少有结伴而行的。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感觉非常孤独,几乎一整天,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所以我不喜欢我打电话回家的时候,爸爸或妈妈或姐姐在旁边叫长途很贵很贵了,长途不过二毛五一分钟,可是能换来心情好啊,况且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奢侈的人),后来好了一点: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论坛看看,到网上各处看看,留心学校的海报,找份工作干干,图书馆里的书还不错,有意识的结交班上几个感觉还可以的同学,虽然大家依然各干各的,可是有时会约着出去到北京城里转转,有些事情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会告诉我。我原以为光是自己有这种感受,后来大家一交流感觉都差不多。呵呵,回到南昌,同事们都用很羡慕的眼光看着我,说多好啊,又休息又学东西,休息是休息了,学就不知道学了些什么了。
    这个学期回来,文学院的老师让我们把自己的论文选题方向和导师意向人选报上去,可是到现在也没有了动静,有的同学想去更换论文选题方向或导师人选,行政上的老师用极其不耐烦的口气说,有什么好换的,文学院里任何一个老师都可以指导你们写论文。其实文学院里真正从事语文教育的老师只有四位,其他的都是属于什么汉语言文字,现代文学史,语言学等等中文系范畴,而国家规定我们教育硕士的论文必须是要和中学语文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论文,而不是单纯的类似现代文学史的学术论文,那些老师可能在本专业里是挺优秀的,可是一和中学语文教学结合就未必可以指导我们。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有的同学原来有同事或者朋友考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育硕士,也在向他们打探消息。大家都说北京师范大学对论文要求比较严格,可是怎么写,我还真不明白,我从大专读到本科,哪里真正写过论文,连基本格式都不知道。现在反正是下载了一些优秀论文,看看别人的格式,没有人教总要自己琢磨,教育硕士招了快十年了,别人能毕业,我想我也能吧。
    不过我以后要告诉别人,千万不要去读什么成人教育,都是骗人的,如果是为了拿文凭晋升工资职称什么的,那没有话说,如果是完全自费来读什么成人教育,根本就不要来,无论在中国什么名牌大学都一样,中国教育产业化了,事事都向钱看,所谓的成人教育现在已经演变成了敛财的手段,原来大家都是中专,大专,所以成人大专,成人本科,自学考试搞的红红火火的,现在大家基本上都是本科了,所以又把矛头瞄准了在职研究生,在职博士,等大家学历都博士了,成人教育还搞的下去?!中国这样下去要完蛋了!
    大学教育尚且如此,可想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能教出什么好学生来!
    反正我当中学老师头疼的很,实在是为了生计,有什么别的好活,我是绝对不当中学老师。爸爸也不用教育我工作多么难找,要珍惜之类的:我自己知道,工作的确很难找,而且我现在觉得我除了会耍点嘴皮子之外,好像也确实没有什么本事。反正现在单位能让我带工资到北京来过渡假般的生活(我对领导永远心怀感激),暂时抛开现在的工作,我也很满足了――那么多人和我一样讨厌那份工作,还不一样老老实实在上班,为了生存。不过说心里说,我也不是真的很讨厌现在的工作,虽然工作中经常被学生气的半死,经常被一些"婆婆"们束缚,可是成就感还是很高的,不过很惭愧,用社会的用人标准来衡量我,我工作五年没有迅速从新手转变为青年骨干:我没有红本本(其实那是一种对你工作的肯定,有的时候想想蛮失落哦).

    不过我觉得姐姐姐夫们一定要教育好下一代,引导好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喜欢什么而且勇于向父母向亲人表达自己想要什么,父母亲人应该引导他们怎么才能通过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包括情感和物质上的追求。中国人往往内敛,不好意思表达。虽然社会上不公平的事情的确到处都有,有的时候光凭自己的努力也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但是不能因此而扼杀孩子追逐梦想的脚步,我现在觉得一个人有想法,有理想就是好的,人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每一个阶段的想法,当这个阶段的想法通过努力可能可行的时候,就应该鼓励他去努力!而这个阶段的想法有点不切合实际的时候,也应该引导他知道为什么不切合实际,而寻找新的梦想,而不要为这个无用的想法浪费时间。

    因为有些事情等自己跌跌撞撞的,经历了坎坷之后也会慢慢的懂,但是现在的社会“出名要趁早”,年轻真的就是优势,大城市的竞争尤其如此。只有当年纪更大的时候,自己已经了别的优势,而不需要再去和年轻人拼年轻,拼青春,地位才能稳固。有些坎坷没有必要在父母的身上经历了,又在孩子身上重复经历,既浪费了父母的时间,更浪费了孩子的时间。我不主张凡事帮孩子代劳,但是能引导孩子用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有梦想的生活才有意义!没有梦想的生活即便现在是三十岁,内心也和六七十岁,耄耋之年的人差不多,形同枯槁。

   我不喜欢爸爸老是说自己的生活没有了意义,每个人都应该有小小的梦想。

   呵呵,可能大家会认为上面的话还有点不太实际,其实从做家教的情况来看,我做的那几家孩子成绩也一般,但是自信心还没有丧失,这就很可贵了,想当初,我学习不好的时候,多么的自卑啊,觉得学习就是一切,没有了学习成绩,还能干什么啊。

    其实我们姐妹可能都从事着自己不太喜欢的工作,当然爸爸妈妈在原来的环境下,能教育出我们现在的样子已经很不错了,我当年就没有能在学习成绩非常差的情况下向爸爸妈妈表达出我想要的:不敢啊,觉得没有用。不过能有今天的现状,我也已经很感激爸爸妈妈,毕竟爸爸妈妈也是最普通的劳动者,有些教育方法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下一代呢,和我们当年不一样,反正我觉得人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我其实很不自信,做事情老是畏畏缩缩的,有的时候嘴巴上说的响亮,其实心里还是底气不足,现在这么大了,到了大城市,这个缺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看的出来了,只不过现在知道怎么去掩饰自己的不自信,自卑,我比原来高中的时候自信多了。也许我读完这两年,为了生计仍然会回去干我不喜欢的中学教师的工作,但是我想我会比原来的心态好点,起码我努力过尝试我想要的新的生活,那么失败了,或者说是我生不逢时,或者说是我能力确实不够,也不会象原来一样抱有更多的幻想,毕竟年龄摆在那里了,那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姐姐姐夫在自己学习工作的同时,好好培养熊宝吧,能引导他不走我们这一代走过的无用的老路,这也是一种成功。这个社会太现实了,经不起等待和消耗时间,苦难本身绝对不是一种财富,如果苦难真的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为什么那么多社会名流,达官贵族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多经历苦难呢?而往往是在穷人家的孩子经历了种种磨难,偶尔一两个被社会报道之后,这些人就大肆宣传:苦难是一种财富?也许在苦难中获得的东西的确是财富,但是在现在的社会,完全可以不采取真正经历大的苦难的方式去获得相似的感受。

    想念家人!

   非常想念!

   爸爸妈妈一定保重身体!

                                                                                   你们的宝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电脑彻底瘫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