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三月回了一次家,所以决定五一不回家了。
本来还有个室友陪伴着,可是她呢?老公一声召唤,今天早上买票回家了。唉,只剩下孤孤单单的我了:平时还会嫌寝室很吵,可是一个人在寝室真的快要被寂寞吞噬了。仿佛外面的世界,外面的喧嚣和我毫无关系,突发奇想:现在的社会大家把门一关,谁也不知道对门的事情,那我七天不出门,万一真的有事情,谁也不知道哦?
真恐怖!
于是出门,去了国家图书馆,这里人真多,阅览室里坐的满满的。可是一个我认识的人都没有,也没有一个人认识我:(骑车转了大半个北京城:从北到西,再回北边,尽管大街上人来人往,成群结队,但这些热闹都与我无关。
真切的体会到在一个没有亲密朋友的城市里,在一个大的吓人的城市里,没有自己的群体,没有自己的朋友,白天还好,晚上寂寞就象蛇一样的绕上心灵,挥之不去。
白白回南昌了,老万回南昌了,陈哥回南昌了,这些在外打拼的游子,即便事业再成功,一有节假日,还是拼命往家赶:家始终是心灵停靠的港湾。
其实家是什么呢?
家是父母,家是丈夫,家是妻子,家是孩子,一旦这些不在了,那么哪里都不再是家,哪里都可以是家。
昨晚给校长打电话没有人接,又发了短信给他,居然回复我了:平平安安学成归来;想家的丫头很多人想念你的。
非常感动:无论我将来怎么样,我都非常感谢校长同意我在职来到京城学习,还给了我不错的待遇,如果按算命先生所说的,校长也是我生命中的贵人之一。
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来到京城,最失败的就是打不开交际圈?
尽管陈哥说:童年的朋友是没有任何利益色彩的朋友,越大的朋友越包含着利益色彩。我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同这种说法。但是无论是谁,一个人长时间在外地,不积极结交新的朋友,那么他注定孤独。
什么原因呢?
最主要的我想是因为我是在职的学生,和统招的融不到一起去,本科生又感觉他们太小了。而我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校园里。
其实我的在职的同学们的感受都和我差不多的。
努力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不是吗?老陈还在北京,我们还约着见一面呢。
不是吗?家乡还有好朋友来北京,多期待的聚会啊。
祝福天下人节日快乐,生活快乐!自己心里觉着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