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凝小说《漠北这孩子》将搬上银幕

(2011-04-04 17:45:52)
标签:

作家赵凝

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

青年电影制片厂

白羽导演

杂谈

 由作家赵凝小说改编的电影《漠北这孩子》即将搬上银幕。赵凝小说原著获得国家大奖:中国人口文化奖

赵凝小说《漠北这孩子》将搬上银幕编剧:赵凝

导演:白羽(北京电影学院 青年电影制片厂 导演)

故事影片《漠北这孩子》导演阐述

20114月)

白羽

 

《漠北这孩子》将打造成一部诗意写实主义的电影艺术精品。

首先,它将极度贴近现实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真实世界里,大多数普通人很难遇到什么“飞来鸿运”、“意外发财”之类的“临门喜事”,他们经常在某种生活困境中忍耐和搏斗着,只是彼此的程度不同而已。本片的女主人公也是如此,她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幸:儿子自闭症、本人下岗、丈夫离婚……;但她仍然顽强地活着,执着地追寻着自己的目标。这就是客观而残酷的现实。从直观画面到人物塑造和情节逻辑、再到情感抒发和细节表现——本片对各种艺术元素的把握首先要秉持现实主义精神,自然地呈现生活的本来面貌,朴实地还原生活的日常状态。因为影视作品只有在营造出强烈的真实感后才能让观众认同和信服,才能谈得上吸引和打动观众,才能获得影片放映后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同时,本片又将是诗意和抒情的。无论母亲对儿子的爱还是世间的人情冷暖、乃至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尽管它们还不甚完善或不尽如人意,但仍然都是美的;它们留存在人们感官上、印象里和回味中的永远都是美,哪怕是“残缺美”;记忆过滤后的结晶,便是永恒的美。如同海德格尔所言:“人类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本片要调动各种视听元素,细腻地表现生活本身的诗意,浓郁地抒发内在的美好感情,以期从内心深处去打动和感染观众。

再有,本片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一位少妇近乎痴狂地认定自己的“傻儿子”是“天才”,明知不可为而为地精心培育他。这种带有悲剧色彩的生命历程,渗透着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哲学精神。雅思贝尔斯曾指出,人的存在本身具有各式各样的局限性,但人类又具有企图改变命运的超越性,他们的希望和理想是追求各种可能性。本片的女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知识女性,她毕生的奋斗目标都表征在培育自闭症的儿子上;尽管这种对于命运的抗争可能失败,然而生活的价值就是为可能性而奋斗。无疑这种悖论是悲壮的,但也是深刻的,同时它还是鼓舞人心的。我们奉献给观众的恰是这种精神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