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王小波的裸体雕塑
赵凝
我在新浪网上看到作家王小波的裸体雕塑,那青黄的色泽和勃起的大生殖器形成强烈的反差,前者令人想到黄胆,想到生命的最后状态,后者则令人心碎地想到他对生命的渴望,还有许多欲念,许多事情没有做完……我很爱这尊雕塑,只看一眼就觉得喜欢。
写作,是一种让人耗尽心血的工作。在王小波裸体雕塑的身上,有许多皮肤下垂的皱折,生命已明显地呈现出一种“疲态”,看上去他已经被写作这件累人的活计给掏空了,他吃力坐在那里,人已经动弹不得,但脑子里还在拚命地想,这部小说该如何发展下去,下面的活儿该怎么写。
在我已公开出版的12部长篇小说写作过程中,也有写着写着停下来的时候,也曾像他那样坐在地板上,一动也不想动,那种耗尽心血的滋味,只有写过长篇的人才会知道。
昨夜,看到一个读者给我的留言,我哭了,不是因为伤心,而是因为感动。他在我博客的留言板上这样写道:“赵凝,以前看到你质疑王小波的文章,很生气。因为我喜欢小波。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也是一个真诚的人。今天我无意在书店看到你的一本散文随笔集,你的行文风格让我非常喜欢,简直爱不释手。看来,对你的了解太少了,可能多数人对你有误解,虽然你出名也有好些年了。”
这些话让我感动。感到这些年没有白辛苦。误解、漫骂,这都没什么,因为这些跟写作付出的辛苦比起来,就像一个逗号那么微不足道。看到王小波的裸体雕像,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累”。他仿佛刚刚走过千山万水,通过无数关口,从一个遥远的地方走到这里,他找了一个地方,很安静地坐下来,把衣服脱光,用手给自己寻找安慰。
那是他最后的安慰。
他的皮肤不是因为“老”,而是因为“累”而下垂。他的手很大,骨节突起,变得有些吓人。他的生殖器勃起,是男人最想要的状态。他好像快要哭了,他显得很难受……
写作带给人的究竟是怎样一种感觉?是快感还是无穷无尽折磨人的“烦恼源”?我写长篇的时候整个人都会改变,说话、行为方式、思维都变得像自己笔下的人物,这很可怕,就像入了魔,很难从书中走出来。
有时看着网上一段一段关于我的话,我会痛哭失声。我爱这个世界,我拚命地写,为什么总是不被人理解?
其实我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女人,是一个一贯被误读的作家。我理解王小波,也理解这尊雕塑。虽然我在博客里写文章批评过他的《青铜时代》,但对于他的杂文,我还是喜欢的。一个小说家写得一手好杂文,不知对已故的王小波来说,是喜还是悲?
我依然爱写作,但我不会写得那么拚命了。出版的速度要慢一点,享受生活的时间要多一点。这是王小波的裸体雕塑带给我的启示:珍爱生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