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民写作时代,作家干嘛?

(2006-09-24 19:59:15)

英国女作家罗琳以《哈里波特》闻名世界,当她拿着珍贵的书稿通过机场安检时,出了一点问题。大概过程是她说书稿必须随身携带,而检查人员希望她把那堆纸放到行李里。

于是,她就到她的博客里去说:“我的手稿是很珍贵的,万一丢了麻烦可就大了。”

写过《哈里波特》的人也有博客,并且出了什么麻烦也到博客上去说,这使得博界大有平等感,名作家又怎么啦?不就是写字吗?你写博客我也写博客,玩的都是方块字(当然啦,罗琳他们不是)。

我曾有一年时间离开文坛,到外地去主持节目,做专业的主持人,埋头主持,对作家圈子里发生的事不闻不问。一年之后回到北京,发现过去的许多文坛好友都在写博客,小说家一般是把大段的小说贴上去,写散文的更方便,从集子里随便揪一篇出来,小按钮一按,“唰”地放送出去,比亲个嘴还要容易。

在中国,但凡稍微有点名气的文人,哪个电脑里不存着百八十篇散文随笔?前些年余秋雨余老师带动了散文风,许多人觉得散文这东西小巧玲珑,易于操作,还能换钱,于是文人中间散文成风,动不动就“文化苦旅”一番,把全国大报小报的副刊填得满满的。甚至有人靠写副刊过活,每天写点小文章挣点零花钱。

博客来了,写作不再是作家的专利,人人都可以写,就像唱卡拉OK,博客就是文字的卡拉OK,谁想玩都可以。大名鼎鼎的罗琳可以在博客上说她的手稿很珍贵,无名之辈也可以在博客上说《哈里波特》一钱不值,全民写作时代,作家面临的尴尬是,如何更专业地工作下去,既靠近时代,又远离时代喧嚣,写出更具专业水准的作品来。

许多优秀的“博手”必将把不优秀的“作家”挤下文坛,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我认为目前这种“博客大联欢”的状态不容乐观。真正的写作是需要孤独的,所以我在主持节目期间就无法再写长篇小说,真正的写作需要大块的空间,让内心沸腾起来,而表面静止如水,文人的生活不能太闹,太爱凑热闹的人成不了大器。

我曾在《夜妆》后记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后来在读者中广为流传:“鲁迅先生曾说过,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而我是把别人做爱的时间,用来写小说了。”这话是特指午夜零点那个时间,而并不是说我只写作不做爱。

我喜欢博客,因为它很直接。我喜欢一切直接的东西,比如主持节目,心里想到的嘴上立刻可以说出来,那种直接表达的感觉,和在电脑前写长篇、一年之后出版发行,感觉完全不同。

我在博客里看到一条读者留言,她的名字很美,她叫“关小娆”,关小娆留言道:“赵凝:很喜欢你的书。周末在《佳片有约》里看到你,很漂亮,很有女人味,永远支持你。”

直接的感觉真的很畅快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