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新浪网上看到一篇很“红”的文章,叫做《不喜爱京剧,那叫中国人吗?》,这样说话太霸道了吧?难道不喜欢京剧,就不配当中国人?京剧说到底就是一种古老戏曲,既然是戏,就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又不是数理化基础知识,不喜欢也得喜欢,要考试过关的嘛。
戏是闲来无事把玩的东西,既是“把玩”,我们也有不“把玩”的理由。我就受不了京剧慢吞吞的唱腔,一句“一马离了西凉界”要拖半天长声、敲半天锣才能开始唱,急死人了。京剧里还有一样东西,让我觉得耳膜很受刺激,那就是伴奏用的京胡,京胡之声细而尖厉,听来犹如尖针穿刺皮肤,听觉、触觉都极为不舒服。
有人说,京剧要到现场去听,在电视里看是看不出味道来的。我在北京曾几次到“现场”去“品”京剧,试图让自己“爱”上这种古老剧种,但是,我想说的是,“喜欢”不是按着脑袋强喝水,有些东西是天生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到现场去听京剧,台很高,也很单调。京胡之声如劈头朝你哭泣的女子,还没等你缓过神来,那“咿咿呀呀”的声音已经来了。故事是老掉牙的剧情,唱腔慢得让人直想拍案而起,水袖挥啊挥,也挥不出个什么名堂来。过去的人,生活节奏超慢,传媒又不发达,没什么好玩的,在戏园子里坐一坐,喝喝茶,听听戏,就是他们最惬意的娱乐了。而现在的人生活都多元化了,各自喜好不同,套用一句广告词“总有一款适合你”。有人喜欢K歌,不唱破喉咙不回家;有人喜欢谈恋爱,情话绵绵,怎么也说不腻,就连发短信都是“我想你”。有人喜欢吃,小小一个家,一天到晚大宴宾客,摆的是流水席,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来吃,图的就是一份热闹。有人爱上网,有人喜欢看足球赛;有人迷周杰伦,有人爱超级女生,有这么多事可以选择,听京剧嘛,如果不是特别喜欢,我们是不会去让京胡“锯”我们的耳朵的。
不喜欢京剧,就不配当中国人?为什么?就是因为外国人喜欢京剧,我们就一定要喜欢?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审美观,我们有我们的玩法。就拿我来说,如果坐在这写博客的时候,有人在一旁播放京剧,我会觉得百爪挠心,但这并不妨碍我当中国人吧?
有很多人看电视的时候,一到戏曲频道,就会快速调台。你不能说他们都是坏人吧?只因不喜欢那种声音,只因不喜欢那种画面。教人唱京戏的节目就更恐怖了,只见画面上的人站成一排,个个嘴脸扭曲、奋力地、迸着青筋“咿咿咿——”地一路唱下去,令人观者百思不得其解,心想:“她们这是受什么刺激啦?”
美与丑,好听与不好听,爱与不爱,喜欢与不喜欢,都与时间有关,一些古老的东西没落了,新兴的东西就会起来。保护一种古老剧种,可能有它的必要性。但要求人人都喜欢,那是不可能的。
我不喜欢京剧,但我热爱我们的国家,这中间没有什么矛盾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