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的平仄句式变化规律

分类: 诗词 |
http://s8/mw690/001kLuqagy6RVPBuebaac&690
格律的平仄句式变化
很多人都喜欢写格律诗,格律诗的标准主要是四点:平仄、对仗、用韵和句式字数都符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可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格律诗的平仄规律却很感到头疼。那么,格律诗的平仄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寻呢?是不是真的相互要死记硬背呢?我觉得掌握了平仄规律,即可推断出来,不需要死记硬背。现在将格律诗的平仄规律总结如下:
http://s9/mw690/001kLuqagy6RVQCCZfO38&690
一、何为平仄
一般的说,平就是平声,即现代汉语里的一声(阴平)和二声(阳平);仄就是仄声,即现代汉语里的三声(上声)和四声(去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中的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和现代汉语中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不是一回事,古汉语中的平声专指平声,而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现代汉语中则把入声去掉,而在平声中分出阴平和阳平。所以用旧韵(平水韵)和新韵(十四韵)写格律诗时判断平仄声的标准是有一些差异的。
http://s9/mw690/001kLuqagy6RVQCCZfO38&690
二、句式变化:
http://s1/mw690/001kLuqagy6RVQUMbxC90&690
1、
http://s1/mw690/001kLuqagy6RVQUMbxC90&690
2、四种基本句式(五言律绝):然后,在“平平仄仄”前后各加一个“平”,就成了“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平”;在“仄仄平平”前后各加一个”仄“,就成了“仄仄仄平平”和“仄仄平平仄”。这样,格律平仄的最基本的有两种句式“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就演变成了就演变成了格律诗最常见的四种基本句式,即五言律绝的最基本格式:
(1)平起首句不押韵式(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平平平仄仄;
(2)平起首句押韵式(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平平仄仄平
(3)仄起首句押韵式(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
(4)仄起首句不押韵式(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仄;
(注:平起和仄起都是看每句的第二个字;入韵,即押韵,指每句最后一个字。)
然后,在四种基本句式的基础上按照格律的“粘”“对”等规则,形成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五言律绝):
(1)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2)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3)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4)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http://s1/mw690/001kLuqagy6RVQUMbxC90&690
3、五言律诗:五言律诗和上边的五言律绝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等的原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http://s1/mw690/001kLuqagy6RVQUMbxC90&690
4、七言律诗和七绝:
七言的就是再前面加上两个字:平前面加两个仄,仄前面加两个平。例如,五言“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变七言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绝(七言律绝),就是在七律的基础上截取其中任何两联而成的。
5、归纳平仄格式:根据上边几种句式的演变,于是,就形成了 16 种格律诗的平仄格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2)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4)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5)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6)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7)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8)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9)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0)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1)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2)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3)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4)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5)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6)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http://s1/mw690/001kLuqagy6RVQUMbxC90&690
注:1、在格律的基本句式上,五绝、七绝、七律,首句的第一个字是可平可仄的。如果第二个字不变,就不算改变句式。所以如若守住句式不变,关键是看第二个字。正如清末民国初年的诗词解说大师刘坡公所说:“仄起者,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也”之语。有学者也解释说:“何由?缘于首字虽变而非改其句之故也”。2、确定格律诗的句式,首先确定首句的第四个字。
http://s9/mw690/001kLuqagy6RVQCCZfO38&690
三、格律诗讲究的规则:
http://s1/mw690/001kLuqagy6RVQUMbxC90&690
1、粘
所谓粘(nián),就是相同的意思。格律诗的粘,也就是平声粘平声、仄声粘仄声,即:律诗和绝句中,在除句末外的节奏落脚点上,字音的平仄要基本相同,即:后一联的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和前一联的对句(即第二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有的书上是这样说的:粘是指在近体诗的相邻两联中,上一联的对句(即该联第二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即该联第一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同为仄起式,或同为平起式):上联对句是“A·平平仄仄仄平平
”句型,则下联出句是“a.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上联对句是“B·仄仄平平仄仄平”
句型,则下联出句是“b.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是一样的意思,只不过前者说得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而后者说得比术语化。
http://s1/mw690/001kLuqagy6RVQUMbxC90&690
2、对
所谓对,就是不同的意思。格律诗的对,也就是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律诗和绝句中的同一联的对句(第二句)和出句(第一句)在除句末外的节奏落脚点上,字音的平仄要基本相对。
粘对的作用:使平仄的安排多样化。因为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讲究粘对能使诗的平仄有变化、有回环,显得节奏优美。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不用死记硬背而掌握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整首格律诗的平仄都能推导出来。明白了粘对的道理,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长律不管有多长,都要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不合乎“粘”的规则叫“失粘”,不合乎“对”的规则叫“失对”。失粘和失对都是格律诗家的大忌。
http://s1/mw690/001kLuqagy6RVQUMbxC90&690
3、同句交替: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
http://s1/mw690/001kLuqagy6RVQUMbxC90&690
4、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即格律诗中一句诗里的第一三五个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不严格限制,但第二四六个字和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
http://s1/mw690/001kLuqagy6RVQUMbxC90&690
5、拗句和拗救
拗句,诗中句末三字如果为“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就都叫做拗句。前三种可以有条件地出现在律诗中,而最后一种(三平调)在律诗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有条件地出现拗句,实际是对格律的有限制的突破,使得平仄更加富于变化。
拗救:当出现了拗句,即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就要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这种做法就叫做“拗救”。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3)孤平拗救:孤平指孤平句,主要出现在格律诗中,如五言中的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平”。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第一个字可平可仄,若为仄则全句变为:仄平仄仄平。除过韵脚(最后一个字)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叫做孤平,是格律诗中的大忌。而如果第一个字非要用仄声不可,又要补救这种孤平,则把第三个字改为平声,如:仄平平仄平。称为拗救。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一个例外。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如把“仄仄平平仄”改为“仄仄仄平仄”,也不算犯孤平,顶多算是拗句,是可以用的。而七言中的孤平句就是在五言孤平句“仄平仄仄平”前面加上一个节奏,变成“仄仄仄平仄仄平”因为第一个字可平可仄,而不论此句的第一个字是平是仄,此句都算孤平。七言孤平句拗救的方法和五言孤平句相同。
6、尾三平、尾三仄的克服
尾三平又称三平调,就是一句诗的后三个字都是平声,如五言中的“仄仄平平平”和七言中的“平平仄仄平平平”句,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以上五言中的第三个字和七言中的第五个字是可平可仄的,但如果是平声的话就犯了尾三平,这是格律诗中的一个忌讳,且尾三平不像孤平一样可以用拗救的方法加以补救,因此必须用仄声。而三仄尾顾名思义,就是一句诗的后三个字是连续的三个仄声,如五言中的“平平仄仄仄”和七言中的“仄仄平平仄仄仄”,也是格律诗中的忌讳,应该把倒数第三个字的仄声改为平声。这也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两个例外。
http://s1/mw690/001kLuqagy6RVQUMbxC90&690
7、除过首句入韵之句外,每一联的出句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而对句最后一个字则必须是平声。
以上是格律诗的平仄规律。在初学中,最需要的是掌握规律,切忌死记硬背,使格律诗变成机械的记忆和文字堆砌,使格律诗让人望而生畏。
201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