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机博客杂谈 |
分类: 我的泉谱 |
周五晚上将匣中宣和通宝折二隶书两枚拿出细观,竟还真的看出其中一枚是赝作来,此枚悉我前年取自上海云洲商厦外的。莫非只有在如此好的光线和放大镜的帮助下才能看出问题,不觉眼力真的差了,好在另一枚却是一顶一的真呢。
此品真泉大略是在十余年前得自报国寺大殿前的,好像是某届春季钱币交流会,在一钱商一大串儿大钱中挑出的,现在想想那一大串儿的钱现在也个个不知翻了几倍的价儿了,而我当时只取此泉完全是基于对徽宗钱币的喜爱。印象中是十五元购得的,当时钱儿在手中怎么看怎么觉得是个好版别,可就愣是想不出个所以然,之后到厂甸古籍书店查询,一册泉谱中见此标为折二样钱。看来在挑到此泉时,版别细节的概念与卖钱者的知识是相差无几的,不过仅是我喜爱宣和罢了。
此泉笔画峻朗,穿口如削,地章平整与泉谱上相同的是背穿右上角同样有一个凹进的弯儿。
前年云洲商厦见赝作时,从锈色看去没有丝毫问题,只是觉得笔画过为粗糙了些,其时还以为当年此钱儿有过流通品的,恰与原藏凑成母子一对儿。不想昨夜细观,却见缘上有细细的打磨痕迹、锈色也愈发的可疑了,内缘竟显现出齿状修正的痕迹,加之文字描摹生硬、粗糙,信赝作无疑。展示于此,真伪立辩。
折二样,真品
折二,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