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名校生摆脱学习压力弑母谁之过?
(草根焦点推荐)
[事件]
在河南省会城市郑州市区西部,有一所高中阶段的名校。这所名校以年均数百名学生考入重点大学而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不少初中毕业生以考上该校为荣。
2月22日中午,《法制日报》记者在这所名校门口看到,不少学生家长在等着接学生。一名学生家长对记者说:“孩子学习任务重,我接孩子回家吃点好的,补充一下营养。”
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知道,在2月7日,刚刚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第二天,这所名校一名高二的学生成才(化名),在家中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17岁的成才供述杀人动机时说:“我可以不用学习了,不用压力那么大了。”
2月22日,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成才批准逮捕。
[点评]
一早上就看到这样的新闻,心情真的压抑到了极点,做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实在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新闻,辛苦养大的孩子,居然把母亲杀了,人类基本的道德哪里去了?自己也曾为孩子的未来焦虑过、纠结过,也曾为孩子的未来勾勒过美好的蓝图,并已开始逐步的按自己的想法去实施着,相信所有的父亲和母亲都和案件中的被杀母亲一样,为自己的孩子省吃俭用,而一心想让孩子考上重点大学而有一个令人骄傲的辉煌的出路吧,可是结果呢?
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虎妈狼爸鹰爸,让多少人为中国的家庭教育而纠结争议着。想想看,以前根本没有什么名校之类的,我们的父辈一样可以考上大学,然后四年毕业后就有一个公职饭碗,这不仅在当时是令人向往的,也深深的影响着现代的人,可现在社会变了,国家打破了“铁饭碗”,大学毕业后没有工作分配这一说,但是现在的社会还是承认“名校”的高学历的,所以普通的毕业生,也一样没有好的出路,找不到好的工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努力学习,不做尖子生,学习成绩不排列在前五名,那毕业后只有摆地摊当小商贩了,这是中国家长最担忧的结果。
社会现实的严酷,让家长们无所适从,所以只有用各种极端的教育方法来管教孩子,自己可以不吃不喝,可以吃苦受累,但孩子的教育却不能马虎,不能松劲,一口劲的让孩子站在前列,才能不枉自己的心血,孩子才能出人头地。而孩子们呢,除了吃饭就是学习,一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晚上快11点才能回家,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向往,更没有快乐而言。
可是,哪个家长又会在意孩子们的感受呢?小小的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教育,高价的幼儿园费用,给了孩子们心灵多大的压力?幼儿园好不容易毕业了,又面临着小学、初中、高中,这一系列的应试教育,哪个孩子还能轻松得了?从上学第一天开始,他们快乐的童年就被家长、学校、教育生生给剥夺了!我们听过多少家长,在缴纳高价择校费后,对孩子说过:“这么贵的学费,你学习不好太对不起父母了”这样的话?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这样的极端教育,有些人又开始向往外国的教育,认为他们的教育保障好,人性化,孩子出路多,而且孩子们还可以边学边玩,到了大学才会有些压力。可那是国外啊,人口少,无论是生存还是教育自然比我们国家要有很多的优势。
我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案件,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平常缺乏心理疏导,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分数,不是名牌大学,应该是他的身心健康,可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做为母亲,看来得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家庭教育了,怎么才能给孩子快乐的童年,无忧无虑生活,而又让他们能轻松学习,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而不是把自己的压力转嫁给孩子,不以爱的名义蹂躏孩子……做好这一切,把握这个度,实在是太难了!当母亲真是一种智慧,而家庭教育也需要我们理智的面对和实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