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妈后河东狮吼的严重后果(博首、劲爆点)

(2011-08-05 04:38:45)
标签:

育儿

亲子

杂谈

宝贝

 

 

当妈后河东狮吼的严重后果(博首、劲爆点)
 

    在孩子成长教育中,我一直不赞打骂孩子的,因为我觉得,打骂孩子并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伤害到孩子,除了身体的疼痛外,更主要的是孩子的心里受到影响。

 

    今天早上坐公车,一上车便注意到身后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在指着大概三、四岁左右的男孩子大骂,仔细听,原来是早上孩子过马路来回跑,大概是为了让孩子能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后果,这位妈妈无数次的用手指点孩子的头,同时在推桑着他。但其实妈妈的打骂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因为我注意到,那个男孩子心不在焉眼睛在偷看着四周,他心里想的是否会有人在嘲笑、谈论他,同时也盼望有个熟人能为他解围,其实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

 

   孩子不听话是成长过程中最让父母为之头疼的事情,而有些父母更是总结出要想养育好孩子,就必须实施打骂教育。这样的父母通常只考虑到他们所要想达到的目的,而并不关心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在教育孩子中,我们多注重孩子的情感和心里承受能力,而把目的放在后面,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这样会比打骂效果要好的多。

 

   依兰是和女儿一起玩的伙伴,性格有些内向,有一天在小区外,6岁的依兰从花池中抱出了一只小狗,这只流浪的小狗浑身的泥土弄脏了依兰的衣服,正在和我说话的依兰妈妈见状大怒,夺掉依兰怀里的小狗扔在地上,并用我们当地人的狠话来骂依兰,依兰不知所措的看着妈妈,依兰妈妈对着我们数落起她的女儿,说她不听话总是和她顶嘴,一天的衣服不知道要换几身,这么大了,吃饭还都撒在桌子上。

 

   妈妈的数落并没有让依兰感觉到自己犯了错误,她瞪了几眼妈妈,并大声说“你不要说了好不好,管好你自己,我喜欢这只狗,我要带它回家”,我很惊讶,一个小孩能对妈妈这样说话,依兰妈妈气得哆嗦,回手打了依兰一个耳光。依兰哇哇的哭了,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忙把依兰拉在一边,给她拍去身上的泥土,我对她说:“依兰,妈妈不喜欢小狗,就不要带她回家了,她每天要上班要照顾你,怎么能照顾得上狗呢,它也要吃喝拉撒啊”。“你也不能那么说话,妈妈养你这么大很辛苦的,你应该理解妈妈”。

 

   或许是我的柔声细语让依兰消除了顾虑,缓释了她的恐惧,她不再哭了,并且听了我的话,拉住了妈妈的手。依兰妈妈还在生气,但她毕竟还是很爱自己的女儿,也很后悔刚才当众打她耳光。我看出了她的心思,开玩笑说:“你也没长大啊,和小孩子一般见识”依兰妈妈被我说的有些不好意思,借口说去买菜拉着女儿走了。

 

 

   女儿问我:“妈妈,依兰她妈为什么要打依兰”,我说:“依兰不听话,她妈生气了就打她”,女儿眨了眨眼睛又说:“那我不听话的时候你也不打我啊”,我摸摸女儿的头说:“妈妈不喜欢打人,再说打又解决不了问题啊”。

 

有人说:“孩子就得打骂,不然他们根本就不晓得厉害骂了才长记性。”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孩子是和大人一样,是有自己的思想和尊严的。在嘤嘤哭泣下,在无奈被迫服从下,在感觉到自己的尊严被伤害之后,孩子的心里有多可怜啊,尽管事后爸爸妈妈用各种方式安慰了他们,但是委屈和强烈的不满已经长在了心里,无法消除了,有的孩子长大后或许能明白父母的苦心,但是很多年来在责骂中度过的日月,深烙在心中了永远都无法忘记,这也成为孩子们和父母之间矛盾的很大原因。

 

女儿心思脆弱,是受不了半点委屈的,有的时候白天被我们责骂,晚上做梦就会哭。其实我们也很注意的,但生活的劳累和各种压力,有的时候对孩子说话语气就重了一些,女儿就认为我们是骂她,对她不好,虽然并不和我说什么,但已经记在心里了。她爸常说女儿喜欢记仇,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对奶奶告状,几次之后,我就开始注意这个事情,对女儿尽量不发脾气,说话也会降低声调,有时候我也很困惑,担心总是这样会不会让她滋养任性的苗子,对她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很害怕我们的过失会给女儿造成心里上的伤害,这样对我来说无疑就是一种罪过。我没有做父母的经验,但有做孩子的体会,我知道被爸爸妈妈打骂的滋味。我常对女儿说:“不好的事情一定要忘记,要想做一个快乐的公主就要记住美好的事情”。女儿反问我:“什么是不好的事情?”我对她说:“爸爸妈妈是疼你的,有的时候骂你也是为你好,妈妈也知道这样不好”。女儿说,“那你以后别骂我不就行了”。女儿这么一说,让我心里更加的自责,还好我是一个改正能力比较强的人,在女儿逐渐懂事之后,她爸和我就已经不会在责骂她了。

 

粗暴的责骂容易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这是教育中最难以避免的。但是我们想想,小孩子能犯多大的错误呢?以至于遭我们成人的责骂?有个妈妈曾经和我诉苦,说她的孩子毛手毛脚,经常弄坏家里的东西,洗杯子都能把杯子打碎,端盆能撒一地水,我说她几句就不高兴,然后就会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我越发生气就常打她。随后她又说自己命不好,怎么养了这样一个孩子,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生她的时候抱错了。听了这个妈妈的话,我很惊讶,我问她是不是经常责骂孩子?都骂什么样的话?她说,她常骂她的孩子:“你这个没用的东西”、“我真后悔生了你”、“再打碎杯子我就把你关进卫生间”。

 

听了这么刺痛的话,连我都接受不了,更何况孩子?我对她说:“这些都是小事情啊,值得你那么生气吗?你就不能好好和她说?她打碎杯子固然不对,孩子太小,做不了家务就不要让她做,她本来已经很害怕了,你就不能多鼓励她吗?”看着我很激动的说完,这个妈妈还是感觉到很疑惑,问我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我说:“告诉她,反正杯子已经打碎了,你就对孩子说打个杯子不算什么,知道你已经努力了,下次注意就行了”。孩子弄坏东西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女儿就喜欢拆东西,然后再装上去,有的时候根本就装不回原先的样子,但我从来没有因为这个打骂过她,甚至还鼓励她,让她拆我的手机、相机玩,我觉得应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这样对她能激发创造力,而且还锻炼孩子的手的灵活性。

 

事后过了很久,再次见这位妈妈时,我还记得她和我说的那些话,询问她现在还经常责骂女儿吗。她见了我很高兴,并告诉我说那些方法很有用,虽然她现在不让孩子做家务了,但女儿的毛手毛脚的习惯却改了不少,她非常感谢我的建议。我对她说,其实我并不是什么专家,我只是觉得教育孩子应该注重他们的感受,关注他们的情感,说话要注意方式方法,让他们从心里真正的接受我们的教育。

 

在多年的育儿经验中,我体会到其实孩子经常犯错误遭受责骂,多数在于父母自身,而并不是孩子。其一是,有些父母常年的劳累或者根本没有育儿经验,不懂得也没有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好的习惯。其二是,父母总是想控制孩子,把孩子当成另一个自己,希望他们能顺从自己的意愿,达到某种效果。不管是从孩子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大多强加了父母太多自己的想法。我就觉得中国父母活着很累,孩子们更累更难,我们为什么就放不了手,让孩子自己成长呢?父母的主要责任应该放在给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条件,培养他们养成好的习惯和好的性格,其它的就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了,我们最好不要插手,过多的包办干涉,只能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不服气叛逆以至亲子关系不和的严重后果。

 

在我们打骂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先问问自己,我们骂完孩子的后果是什么?他们会改掉坏习惯吗?他们心里会记恨我们吗?我们责骂孩子是要自己心里舒服,还是让孩子能改邪归正呢?事实上,很多父母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只是给自己的孩子定了性质,认为只有责骂才能让他们变好。其实我在上面说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打骂并不能当成教育孩子的锐利武器,聪明的父母应该占在孩子的立场上,从孩子的情感以及感受出发,用智慧的语言来解决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