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子征文:隔代教育是爱还是害,看了很多博友写的,心里有很多的感慨万分。
因这个话题,和浩浩妈聊了起来。浩浩妈说,千万不要让婆婆带孩子。追问之下,浩浩妈才和说了她的烦心事。原来,浩浩妈在文化局工作,04年初宝贝儿子出世,根据国家规定,公职人员有六个月的哺乳期,在这六个月里,浩浩妈细心的照顾自己的儿子。在当新妈妈的日子里,时间是很短暂的,要上班了,年幼的儿子怎么办?浩浩妈设计了几个方式,比如说请保姆,雇用钟点工,延长假期。但是想来想去都不太合适,延长假期更是天方夜谭。最后还是浩浩爸提出要把生活在农村的浩浩奶奶接来,帮忙带孩子。浩浩奶奶说,过来可以,但必须要带二岁的外孙女来。眼年墩上班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浩浩妈万般无奈,只有请婆婆来。但是婆婆还要带一个孩子来,这让她感觉很不痛快,她认为带婆婆岁数大了,带不了两个孩子,劝浩浩爸说一下。婆婆来了,并没有带外孙女,或许她也觉得自己带不了,这让浩浩妈也放心上班了。
从此浩浩妈加入了职场妈妈这个行列,比起我这个周末妈妈来说,浩浩妈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每天下班回来,浩浩都从奶奶的怀抱里争脱,要找妈妈。最初几天,浩浩都非常依赖妈妈,浩浩妈上班时,浩浩哭的都要吐出来了,这让浩浩妈非常感动,认为自己生了一个贴心贴肺的好儿子。
随着浩浩一天天长大,浩浩妈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浩浩不在象以前那么粘着她了,即使妈妈回来,浩浩也不找她,而是抱着奶奶不放,但是对爸爸却不一样,浩浩爸由于工作忙,整天不沾浩浩的边,但浩浩依然对他爱恋有加。婆婆是工人阶层,有些粗犷、自私,骨子里还残留着封建思想,浩浩身上渐渐延续了奶奶的性格和脾气。
浩浩两岁多了,一天比一天长大了。浩浩奶奶天天下午约小区里的老太太们打牌,浩浩在旁边玩,浩浩奶奶在兴致勃勃的打牌,甚至还教他认识牌数。浩浩和妈妈说,以后也要象奶奶一样打牌!浩浩妈气得发抖。
因为工作原因,浩浩妈在单位食堂吃饭,吃完下班才能回来,周末在家吃。慢慢地浩浩妈发现浩浩不爱吃莱,只吃白米饭,如果米饭里加一些糖,浩浩会吃一大半碗白白的米饭。为了了解情况,浩浩妈有一天就偷偷回来,发现正在吃饭的婆婆和浩浩,餐桌上只有米饭和一灌白糖,一盘菜都没有,而厨房里买的菜都烂了。浩浩妈问婆婆,为啥不给浩浩做菜吃?浩浩奶奶说,做菜多麻烦啊,吃完还得去张老太太家打牌呢!婆婆还告诉浩浩妈,她这几天手气不好,输了不少。为了改过这个不爱吃菜的坏习惯,浩浩妈在休长假期间,特意每天多加几个菜给浩浩吃,可是浩浩看着菜却无动于衷,而只管吃那白米饭,好话坏话说了一大堆,变着样给浩浩做菜,可是浩浩就是听不进去,改不过来,一口都不吃。
浩浩妈看到这样的情况,感觉不妙,就考虑浩浩是否可以上幼儿园,就同浩浩爸商量,浩浩爸一听,是一百个不同意,他说家里有老人看着,不比上园强啊?浩浩奶奶也说,到四岁在上幼儿园吧,还说隔壁张老太太的孙子五岁才上的幼儿园呢。
浩浩不要妈妈、不爱吃菜、不喝奶粉、学会打牌、学会拿别人的钱,婆婆来了三年,儿子就变成了这样,看着瘦小的儿子,浩浩妈痛彻心扉很后悔让婆婆来带孩子。
有网友也说了自己关于隔代教育的缺点,她说她怕公婆不高兴,没坚持自己不让他们带小孩的想法,如今她的小孩7岁,身上的毛病一大堆。公婆农民出身,没有多少文化,特别是婆婆生活中的许多基本常识都不晓得,小孩子发烧刚出了汗,婆婆却让孩子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凉快,生病了洗澡,吃过中药后喝冰水等。
我也是因为工作原因做了周末妈妈,在宝贝成长的岁月里,她对妈妈的概念太模糊了,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在她的身边。婆婆虽然是城里人,却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她常对我说,孩子吃好,干净点就行了,长大学习好就行,别的都不重要。由于宝贝长期在奶奶身边,也渐渐延继了奶奶的脾气,暴躁而不讲理。在宝贝五岁之前,我都是在自责与不安中度过的。
祖辈的陈旧思想,对孩子的溺爱都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现代很多人又因为自身原因不去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能交给老人就交给老人,这样的成长环境,孩子们缺少的不仅仅是母爱,更多的是沾染上了无法改变的恶习。
其实我觉得造成隔代教育的产生,除了孩子父母的不负责任外,老人也有一定的过错。年过半百了,得一个孙子不容易,于是就溺爱有加,但是爱的又不一样,因为思想落后,又不愿意多和儿子媳妇沟通,就用老办法老眼光去抚养孩子。其实,我觉得老辈子就应该把孩子放手给父母,下班后就交给他们去管,教育孩子自己也不要插手,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能帮就帮一些,其他的就交给父母好了,别把角色颠倒了。如果老人认为自己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从年幼到上学,到上班结婚,那也行,可是有几个能办到的?
我认为每一个女人在做母亲之前都应该像服兵仪一样去服三年的母仪,去学会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是正确的,就如同大夫不懂医术就敢给人开刀,不懂股票就敢去炒股,不懂足球就敢去解说一样可怕,科学正确的教育孩子任重而到远,为了让孩子更能适合将来社会发展的需求,父母必须学会如何正确的教育我们的孩子,而不是放手交给老辈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