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宝宝安全渡过“危险期”?

标签:
育儿危险期安全杂谈家庭父母孩子宝宝 |
所谓“危险期”,是指孩子在2岁到4岁这个年龄段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而产生的一系列“缺乏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而引起危险事件的时期。我们做父母的,很多情况下都是在担心中度过的,而如何让宝宝在安全中快乐成长则是最主要的问题。在婴儿期,由于宝宝小,在探索世界方面还没有强烈的欲望,所以这个时期是比较安全的,父母也是相对轻松一些。在幼儿期,宝宝处于半懂不懂的时期,也同时处于模仿、有较强的独立愿望时期,所以大人的一举一动她们都会看在眼里,她们认为大人能做到的,她们也能做到,所以在不留意当中,往往成了危险来临而让父母措手不及的“罪魁祸首”。
即将三岁的甜甜现在正处于这样的“危险期”中。几次很危险的事件让我们意识到必须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知识教育,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身为父母,不光要照顾孩子的吃穿住行,对于社会行为也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父母也同时要做到加强自身素质,以对孩子全权负责任的心态来照顾他们。对孩子的“身体安全”、“行为安全”、“健康安全”的“三安”工程要做为长期而且持之以恒的家庭科研项目来抓实抓好。孩子不是生活的试金石,现代家庭大都只是一个孩子,万一因为小小的失误或过失造成孩子身体和心灵上的终身伤害,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常说: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大人也不活了。实际生活就是这样子的。
第一次危险事件: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第一次危险事件,是甜甜的佳佳姐姐也是我的小侄女。在佳佳2岁的时候,由于爷爷奶奶的疏忽,窗台上放了一杯刚倒满的开水,孩子想喝水自己就去够,结果一杯80多度的开水就倒在了佳佳的头上,孩子吓得哇哇大哭,脸上当时就通红。爷爷奶奶慌了神,简单的处理了一下就抱到医院。还好,水不是很烫,孩子烫伤的地方小,没有落下疤几天就好了。在有惊无险的事件之后,大家都意识到了对孩子必须实行“实时”监控,不能让她有一次独处,24小时必须在大人的眼皮底下,任何有危险的物品都要放在高处隐蔽处,不能让她拿到。
第二次危险事件:翻翻博文写在2007年10月24日的《意外事故》一文,详细记录了宝贝出事的那件事情全过程。那时宝贝刚过一岁生日,LG带宝贝出去学走路,那是一条不算狭窄的小马路。当时在离LG不远的50米处停着一辆车,LG双手扶着宝贝背对着汽车慢慢往前走,司机不知道什么时候钻到车里,开始倒车,那一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么大的两个人司机愣是没有看到,生生地撞在了LG的后腰上,好在是倒车,车速比较慢,女儿只是靠眼睛部位有些蹭伤,孩子当时吓得大哭,LG腰部有些轻微的疼痛,司机虽然是赔了医疗费,但是后怕让我们足足自责了好长时间。如果当时,司机车速快一些,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以后外出就尽可能的由两个人来照顾宝贝,一个人腾出手来全神贯注的照顾她。
第三次危险事件:前天回去看宝贝,甜甜奶奶心有余悸地的和我说了甜甜宝贝所做的事情:这几天正是玉米旺季,每隔两三天基本上都要给甜甜煮玉米吃,小家伙也爱吃。可谁知道吃玉米也能吃出危险来:宝贝趁着大人不注意,把玉米粒塞到了右鼻子里,由于薄弱的鼻子里被塞进了异物,宝贝感觉呼吸困难,很难受,就用手不停的揉,被奶奶发现了,拉到怀中问她怎么了?宝贝一开始不说,后来在奶奶的追问下才说是把玉米粒塞到鼻子里了,这下,奶奶全家吓坏了,赶紧采取措施,按住左鼻子,让宝贝用力擤,宝贝一使劲,一个玉粒就出来了,喷得好远。还好是粒大一些的,如果是小点的,被宝贝吸到鼻腔里,那就完蛋了!听到这事,我问宝贝为什么要塞玉米粒?宝贝笑着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们瞧,孩子是真的不懂啊!当时真想痛打一顿,但是忍住了。后来又有一次,要把玉米粒塞到鼻子里,被奶奶痛骂住了。
第四次危险事件:甜甜现在真是管不了了,在外面玩时学着闫闫往马路中间跑!拉都拉不住。据她奶奶讲,闫闫好几次因为跑到马路中间差点被车撞死!而前几天我也在小区里看到一辆车开过来,有个小孩从楼房里跑出来,被撞倒,两家大人互推责任因此而开口大骂。以后带宝贝玩,真的要拉好她的手,就是哭也不能让她随便跑,如果出了事情,那一辈子就完了。
第五次危险事件:都是在这几天发生的,宝贝现在独立意识特别强,她非要做的事情谁也阻拦不了,这几天就要拿桌子上的暖壶,大人说她她就说她能拿动,还相当有理:“你们能拿,我也能拿!”真是气人!因为给奶奶盛饭,都打烂好几个碗!面对如此顽童,真得想个方法来好好教育教育她!让她懂得什么能拿什么不能拿,什么危险什么不危险。
第六次危险事件:这是听小姑讲来的故事,说她们单位有个同事,孩子也不大,有一次她让孩子躺在她的腿上吃馒头,她则拿着手机打电话,电话还没有打完,孩子却憋红了脸喘不上气说不出话来,她想可能是吃东西噎住了,赶快拍着孩子的后背,拍了很长时间才把东西吐了出来,当时她就吓坏了,怎么也没有想到吃馒头就能出大事,于是她把事情告诉小姑,以后千万不要让孩子躺着吃东西,会出人命的!
其实想想,就我们大人而言,也经常会无意中制造危险:比如下楼摔跤,刀子划破手……等等,在即将到来的“危险信号”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那么孩子也一样,她们没有遭受过太多的伤害,也不知道什么是伤害,虽然事后有“痛”的感觉,但没有几天也就忘了,这就是孩子和大人的本质区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身边的危险是几乎无所不在的,也正是我们做父母的需要提高警惕,不能放松思想的时期。
所以我想,面对无知孩子的顽皮,我们不应该动不动就打或责骂,而应该以身作则用做“游戏”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这个方面我也是弱智的,往往危险来了,才知道哪里错了,才知道以后要怎么做怎么注意,有很多时候会想会写去不会做。LG做为父亲,这方面就考虑的比较细,他总是说,不要等出了事才后悔,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要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要制止,这就是你当妈的责任。看好甜甜,将来她也会对你好,她也认为有你这样的一个妈妈是她多么幸福的事情。
道理虽然很对,但是妈妈生我的时候没有让我具备“预知”未来的能力,呵呵!但是真要用心做起来也不难的:比如说,把暖壶、刀子、剪子、药片等危险物品放在高处,不让她看到拿到;我们做为父母也同时是孩子的一面镜子,面对危险,父母必须慎重对待孩子的这些行为,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要严肃批评,又要关心爱护。如果孩子固执而不听话,父母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惩罚手段,但切忌惩罚过度。平时,我们做父母的也要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团结、和睦的家庭环境,经常给孩子讲模范人物和故事,多和孩子们沟通,同时也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我想自己如果认真总结经验,以身作则,用小行动来讲大道理,天长日久,到了4岁以后,孩子渐渐长大了,也能听进去了,危险期也悄悄地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