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融融,两会胜利召开,两会柔柔暖民心,中国十几亿人民喜迎盛事。3月5日,计生委官员对外届明确表态称生育政策调整纯属传言,还作出了权威性的回应,同时也给沉浸在“不再需要拿独生子女费”窃窃自喜的欲生“二胎”的我们泼了冷水。
在两会召开之前,境外一些媒体称中国要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这一传言对我们这些七十年代的人来说,无疑是春雨润物细无声。现在,七十年代的人家庭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而这些独生子女在今后将面临许多问题,性别比例的失调、人口老龄化、就业问题、女孩入学率、养老保障等诸多问题,是单个家庭体系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国家总体调控才能解决。国家在生育政策上给予适度放宽,老百姓都会欢心鼓舞,中国传统观念生儿育女是要依靠他们来赡养晚年,而独生子女政策,扼杀了多少人的“家丁兴旺”、“老有所养”的梦想?
其实,中国现实的状况是令人堪忧的,物价上涨、生活水平两极分化大、老无保障这些老百姓切身生计利益的问题和中国十三亿人口这样的大国有着密切的关联。国家面对“僧多粥少”现象,只能强制控制人口的增长,而让大部分人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有数字统计,从70年代到上世纪末,中国少生了3-4亿人,这少生的人数,让多少人从中得到受益?国家减轻了多少负担?这些数字是科学家都统计不出来的,那么我们这些受益的老百姓,为何还要哭喊着要生二胎、三胎?
对于独生子女政策,老百姓是有难言之隐的,内心矛盾重重。育儿的经费、精力是最主要的问题,精力是可以自我调节的,而育儿经费,却是望之生怯。现在有多少家庭还在领取低保生活费?有多少家庭年收入在千元之下?又有多少家庭根本没有生活来源呢?“家丁兴旺”、“老有所养”的梦想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遥望而不可及。
但是中国城乡的情况却截然相反,独生子女政策只是控制了城市,而在农村,多数都在二胎以上,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这些“黑户”家庭,根本不顾及将来孩子的落户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传种接代”才能对得起祖宗,国家的政策,不关他们的事。生育政策导致一些人“城市里的去农村生、有钱就罚着生”,如果要真正严格控制,少生的大概不只是在3-4亿人吧!
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同样带来了一些问题,就家庭而言,现在的独生子女大都娇生惯养,自我为中心,生活能力差、对老人赡养晚年没有责任感,对社会没有责任感,只知道“等、靠、要”,他们又如何能承担国家大事?而生活中那些低智人群又占了13亿人口的多大比例?
“奖励一胎,准许二胎,禁止三胎!”的呼声如排山倒,洪水泄,“隔四五年生两胎”的倡议更是锣鼓声声,齐肩呐喊。那么我们的国家呢?渐进式的调整,今昔何年?“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宏观调控,能稳住民心吗?
官方统计到2030年人口将达到17亿的高峰,GDP的突破1000美元达到小康水平,不知还要推迟多少年?各方面的压力会有多大?国家将要担负多少重任?老百姓不顾后果的只管生生生,欲哭无泪的只有国家。面对“富人花钱生、能生的生不起、不能生的偷着生、为了生儿而多生”的现象,独生子女政策是到了改革的时候了,“人性化政策”、“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严抓“收钱不过问”的现状都是势在必行的,我们不光是要拿每月的那“二块五毛钱”的独生子女费,更主要的想通过这个政策让我们的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