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山一览
标签:
旅游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宴春 |
六年前我曾经在镇江金山游玩过,还写有《金山寺“修行”记》、《江南杂记》两篇博文。只可惜次日想回去休息,所以未能继续游玩镇江其他景点,但是对镇江的各处景点以及相关典故,倒是烂熟于胸的。原本以为最多隔一年就有时间前去游玩,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六年之久。
2018年单位没有组织外出游玩,只好自己出来游玩一下,也算散散心。但是地点颇为伤脑筋:苏州、无锡太远,一天打不了来回;扬州是最想去的,但合肥至扬州的高铁班次太少,来回也太紧;至于南京,这几年去过了好几回,又不对季节,并非特别想去。倒是镇江,高铁、动车班次较多,距离虽较南京远一些,但一天之内却能打个来回,所以重游镇江就成了我的理想选择。
定下了地点,接着就得选景点。镇江市虽然不大,但可游玩景点颇多(这里就不含丹阳、句容等地了):金山之前已经去过,这次就不选择。剩下比较有名的就是焦山、北固山、西津渡和市内的梦溪园了。我去游玩之前曾问父母可愿意同往,如果他们肯去,那么我一定选择焦山,定慧寺的碑林,我父亲肯定喜欢;焦山的景区,母亲也会开心的。但是由于两位老人家嫌热不愿意去(实际上是心疼我花钱,三个人坐高铁动车需要近600元),只想在家待着,我只好一人前往。我没有书法造诣,当年硬笔书法考试都是勉强及格,虽然我也勉强能看懂字的好坏,但苦于不精,所以只能把去焦山放在下一次了。西津渡原本是和大尧约好一起去的,但眼下大尧还在滁州上班,没时间;再说我在网上看的照片,西津渡的古建筑大多是当代重修的,价值不大。所以,有着浓厚东汉三国文化的北固山,就成了我的最佳选择。
这就是我乘坐的徐州号高铁列车
我不做担保公司经理好多年了,没想到镇江还有这样一家公司
明星书城是一家有着精神食粮的好去处
时近中午,还是有很多阅读者
书籍也有很多种类
这些都是一些半鸡汤文字
对于司马老驴的研究也很多
怎么能少了诸位智囊们
写三国的书就更多了

纪连海老师讲解的史书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夏目漱石的作品可不止《我是猫》
诗词永远都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肖申克的救赎》等外国书籍
《李卫当官》剧本
描写苏州的《姑苏太平花》
都梁除了《亮剑》和《血色浪漫》外,还有其他作品
新修版的金庸武侠全集也有出售
林语堂虽然在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但从人品上,绝对是要唾弃的(尤其是这本书的标题,一看就是副奴才相)
书店对面的润州茶庄
镇江文物商店
读报栏里的《镇江日报》
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有
这是镇江国际饭店
镇江苏宁广场(我由于抢时间,没进去)
宴春酒楼门口(法梧遮挡了镜头前的字)
这是该店的小吃馆,也是我午餐就餐的地方
紫金泉
因为只打算游玩一个景点,也就没打算过早的行动,所买的车票都是早上8:50从合肥开的(要想多玩两处的话,建议坐最早的动车、高铁,可以挤出时间来),10点过一点就到达镇江了。可巧,坐的高铁叫徐州号,去南徐州,颇有意思。出了火车站,已经是10:30。
当我走出火车南站时,眼前几乎有点认不出了:曾经的一些店铺,都已经关张,特别是当初我吃过一顿早饭的苏客快餐店,也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连接替它的店都没有,倒是边上一家麦当劳还在。
其实变化的不止是一个火车站边的苏客了,恒顺的厂址也迁走了,只留下了一个专卖店。而原本的厂房已经拆尽,留给开发商开发新的楼房出售。镇江的大市口才是他们的商业中心,在超市喝了一瓶茶饮料后,直奔那里,准备从那里吃完饭后再坐车前往北固山。到了大市口,我终于可以认真的观摩一下了。六年前从这里是一笑而过,并未认真观察。此次有备而来,所以肯定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在我看来,苏宁广场、镇江国际饭店和镇江商业城就包含了大市口商业所有的现代元素。比较起六年前的合肥老城区,那还是很先进的;但是跟今天遍地商业中心的合肥四牌楼等地比起来,镇江大市口的规模就有点落后了——毕竟不是南京这样的省会城市。
在大市口下了公交车后,发现车站边上有一家叫“明星书城”的书店,遂走下去看了一下:书店虽然面积不是特别大(那是跟合肥三孝口的新华书店、纸的时代书店以及安徽图书城比面积的,普通书店根本比不了明星的规模),但书籍种类齐全,除了教辅类书刊外,还有很多精神食粮,这就是江南为啥多才子的原因了:人家根本不是读死书的。略读了几页书,不觉已经是11点了,赶紧走过马路,到了一家写着“老宴春”招牌的店里准备吃饭,谁成想这家老宴春只是一家宴春特产的专卖店,不得已还得过了中山东路,走了将近一站路,到达宴春酒店开设的“宴春美食”去就餐。
宴春是镇江美食的头块招牌。之所以有“老宴春”与“宴春酒楼”的分别,大致上是这样的:宴春经过改制,老宴春的全名是“镇江老宴春饭店有限公司”,宴春酒楼的全名则是“镇江宴春酒楼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各自独立了。不过其实就相当于智能手机里面的OPPO与vivo虽然各自独立,却都是步步高的一样,两家公司旗下的饭店名称虽然不一样,但都是宴春亲生的。我能到宴春来吃饭,其实还是因为这也是我去北固山换车的必经之路。如果把镇江市这块地方自北向南比作一只鸟,金山、焦山、北固山和西津渡景区是个鸟头,大市口就是鸟的颈项,两翅就是南山区、黄鹤山和梦溪园等地。站在大市口,要到鸟头就奔鸟头,要去岛翅膀就往鸟翅膀。
宴春美食餐厅貌似是2016年才开的,据说是特地供顾客们来喝早茶、吃小吃的,收费的大姐很热情。我在用餐前特地看了一下,在这个餐厅的西侧里面,一字排开的是“小街老灶头”“京口小厨”“砂锅居”“宴春面点铺”“江南卤味斋”……散发着浓郁地方风味的各种美食。我由于只是一个人,就点了一份白汤碎肉面、一盘肴肉(当地人一般读作硝肉,因为是加硝盐制作的)、一个狮子头和两只三丁包,这些都是当地的特色点心。
点心制作得很快,端上桌来简直就是一种视觉的享受:狮子头第一个上桌,红烧的。我尝过一口,发现除了我父亲制作的外,就数在镇江吃的这枚红烧狮子头味道最好,其他地方吃的,都没办法跟它相比。就算家父烧制的味道好,但也不及这里的正宗。三丁包味道比扬州鸿兴民族饭店的只好不差(在富春当时没有吃到,所以没法比较),白汤碎肉面更是一绝,不仅口味好,而且还彻底颠覆了我对镇江锅盖面的印象——之前不论是我在镇江本地还是外地食用的锅盖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酱油汤面。最拿得出手的镇江肴肉,蘸着香醋,吃起来的确有种此物只应天上有的感觉。不过宴春的肴肉,味道也没能胜过富春,而且关键我这一盘少放了一点姜丝(问了服务员,貌似都没有,只有在宴春酒楼里上的时候才有),一下把味觉中的那点微辣和微甜都给冲没了,这是唯一的遗憾。这一顿就缺一杯好茶相配了,倒不是我舍不得,也不是我看不上魁龙珠,而是因为时间上不允许。
砂锅居,这跟北京著名的砂锅居不是一回事
两位食客正在交谈并等待食物
京口小厨
狮子头与镇江肴肉
这就是锅盖面(白汤碎肉面)
三丁包
红烧狮子头
镇江肴肉(唯一可惜的是盘子上面没有放姜丝)
镇江三怪
吃饱喝足后,立即乘车赶奔北固山,北固山和金山一样也是半岛,与镇江烈士陵园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隔街相对,背后就是长江。能够吸引我来观赏的,当然是北固山那浓浓的三国历史文化了。
相传,当年刘备到京口见到孙权后,就曾与之在北固山谈论天下形势。到了后世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又汲取了民间传说和野史、话本等留下来的资料,加工成了“吴国太佛寺看新郎”的经典故事。我本是一个三国迷,《三国演义》、《三国志》正文和部分批注野史、民间传说、评书评话以及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等,都是我喜欢的。自己的家乡合肥就是一座与三国历史有很深渊源的城市,唯一可惜的与演义中最爱的蜀汉没什么交集;不过今天到的镇江多少沾一点蜀汉的边,人家的开国皇帝刘玄德可是在这里结婚的。
在位于东吴路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大楼对面,就是北固山景区的牌坊和凤池含藻亭、试剑石两处景观了。凤池含藻亭与凤凰池据说与明太祖朱元璋相关,属于“非三国”的文化遗产了。此时池中的睡莲已经开放,拍摄了一张,甚是好看。而试剑石的传说,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我也不再赘述。石头旁就是孙权和刘备拔剑的雕像。其实,试剑石的形成来源于地质的演变:距今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因火山爆发岩浆喷溢出地表而形成了火山岩,由于其质地坚硬,且多裂缝,再经风化剥蚀成为现今的形状,这些石头并非什么钢刀利剑能劈开。就好比雨花台的雨花石,那绝不是大禹点化或者烈士鲜血能够染成的。
北固山牌坊
凤池含藻亭
粉色睡莲
汉昭烈帝与吴大帝
这张其实是我离开前请人拍摄的
我买了票后沿着东吴古道准备上山,因为北固山不大,所以并无一般巍峨大山需要上上下下的辛苦。沿途可见的是竖着很多牌子,上面都是历代文人墨客们写的与北固山相关的诗词。有的是写景,有的是借景抒情。名气比较大的除了辛弃疾外,还有李白、李绅(就是写《悯农》系列诗的那位)、沈括、苏轼等人。
此时也是金丝桃开放的时节,山下路边开放着一大片,我顺手拍摄了几张。
沿着东吴古道,路上还有一座朱文公祠,是纪念朱熹的。走过这里,我就到达了清晖亭。亭东便是北固山有名的“卫公塔”,这是全国仅存的六座铁塔之一,也是江苏省境内惟一的铁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用手机查看百度百科:铁塔始建于唐朝定历元年(825年),是唐代润州刺史李德裕为“资穆皇(唐穆宗)之冥福”所建。后屡毁屡建,现塔为四层,一二层是宋代制品,三四层系明代所铸。现存的塔基(即莲花座)和塔身均有精美的图案,如云水纹、莲瓣双雀、游龙戏珠、佛像等,造型精美,生动逼真。至于其他的五座铁塔,我只知道广州光孝寺有两座铁塔,可惜未曾前往游玩过。
铁塔东侧是一株“友谊树”,是镇江市与美国坦佩市结为友好城市时栽种在北固山上的。而塔西,有《望月望乡》诗碑,碑文是唐代日本遣唐使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所作。753年,晁衡受命为唐使,与鉴真大师及日本使臣东渡,途中船泊扬子江畔,夜晚月光皎洁,晁衡思绪万千,想到36年未回故乡,欣然命笔,写下了著名五言诗《望月望乡》,诗中写道:“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此诗后被收入《全唐诗》,在小日本家喻户晓,广为传唱。
可惜造化弄人,晁衡此次东渡,遭遇风暴触礁,与鉴真大师等人失去联系,又遇到强盗杀戮,脱险后只能返回长安,终老中华。反倒是鉴真大师,到达了日本,并后来在奈良建立唐提招寺。可惜也是未曾归国,坐化于日本。故土难舍,游子思乡,无论中日、僧俗都是一样。
相传这是孙权建立的城墙仿造品
朱文公祠门口
可惜我没能拍下清晖亭
别人拍我时也是一样
卫公塔
友谊树
碑文见证(可惜几个月后中美就闹翻了)
晁衡《望月望乡》诗碑
晁衡诗碑西侧就是伏兵廊,是一道长廊,相传就是孙权和吕范暗中命令贾华带着刀斧手准备杀害刘备的埋伏所在。但被赵云看破,刘备泣告吴国太和乔国老,贾华反而险些被杀,有惊无险一场。顺着长廊走上去,就是“天下第一江山”石刻了。这话原出自刘备登上北固山,看见此山雄峙江滨,大江东去,一望无际,气势雄伟,不禁赞道:“真乃天下第一江山”而成。但写成文字最早却是“皇帝菩萨”梁武帝登上北固山时题写的。清代石刻篆成,字迹已然不是萧衍老翁亲笔,而是南宋延陵书法家吴据的作品。石刻西边就是“南徐净域”的圆拱门。
至于刘备“相亲”的甘露寺,就坐落在这北固山后峰上。不过当我真的登上北固山顶,来到甘露寺时,发现这座寺院压根没有僧侣或者比丘尼在管理,基本上就是一座空寺院。不过当年刘备和孙权议事的重要文物竟然也就这样管理,在我游玩的景区中,还是第一次。想当初,单位还有一位叫甘露的同事,我还调侃她说,甘露寺是她的家庙。甘露寺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刹之一,其建筑特点与金山、焦山不同,采用了“以寺镇山”的手法,故有飞阁凌空之势,形成了“寺冠山”的特色。
古甘露寺
甘露寺后面则是新建没几年的北固楼。北固楼出名就和抗金英雄辛弃疾有关了:他曾在北固楼和祭江亭上各写了一篇词,即著名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篇。北固楼重建时,参照了宋代特色。可惜的是,我这次去,赶上他们在维护修缮,禁止游客进入,没办法登楼了。
北固楼东面穿过“头头是道亭”就是祭江亭了。相传,孙夫人误听谣传,说刘备死在了连营寨的大火中,于是到北固山此亭处江边哭拜一场,然后跳江身亡,被后世称为枭姬。祭江亭则由此得名。此亭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石柱上刻有槛联两副:“客心洗流水,荡胸生层云”;“此身不觉出飞鸟,垂手还堪钓巨鳌”。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登此亭,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流传至今。在祭江亭边向长江一望:天气若好,则西面的西津渡和金山也能看见,甚至有传言能看到对岸扬州的大明寺——反正我那天这三地都没看到。但是东边的焦山和定慧寺的宝塔我都看到了。
从祭江亭边上往南向下行通道边,半边亭御碑斜对面,竖立“宏开鹫岭”碑墙。这字是明代书法家米万钟在重修甘露寺的时候题写的。在北固山的御碑共有两块,前面提到了半边亭里那一块,是乾隆帝的亲笔。而我将要提到的另外一块,是光绪帝表彰彭玉麟和杨载福的圣旨,字是刘坤一转录的,就在杨公祠边上。
北固楼
古北固楼图
“头头是道亭”和北固楼(上面的工作人员正在维护)
祭江亭

亭西石柱刻楹联上联“江海拥三山 览全吴胜”
下联“乾坤擎一柱 障百川东”
焦山全貌——定慧寺塔
“宏开鹫岭”石刻
乾隆御碑
这个院子是杨公祠的一部分
好漂亮
杨公祠幽静之处
表彰彭、杨二人的御碑亭
刘坤一像(这张是从南京总统府的两江总督府里拍摄的)
展览馆门口
昔日载公祠
昔日载公祠的面貌


最后在山上玩到的地方就是多景楼和遛马涧了。出了展览馆,先看到了“狠石”,就像一只石羊在那里跪着。据说这是孙权骑着它,跟刘备商议联合破曹的事情。关于狠石的传说,除了百度百科和解说词外,我还看过这样一个民间故事:刘备去求孙权,共拒曹操,孙权却三心二意。一天,孙权约刘备去打猎。随从一大群前呼后拥,孙权得意地说:“我东吴兵强马壮,上山能打虎,入海可擒龙。”刘备说:“曹操非虎非龙,却难以对付。”孙权听了不搭腔,传令围猎。这时,跑来一只野羊,随从们不齐心,野羊跑出圈子,进了城边一条小巷。孙权快马追去,眼看野羊就要从巷中逃脱,不料刘备在那头堵着,二人合力把羊逮住了。刘备说:“孙、刘共携手,野羊无处走。”从此,那巷被称为羊巷。孙权一想刘备的话有道理,就牵着羊,和刘备到甘露寺去商谈抗曹一事。刘备说:“人心齐,泰山移。”孙权坐在野羊上,说:“好,和曹操拼个鱼死网破。”他俩为了表示决心,都猛拍一下那野羊。谁知,那野羊一下变成了石头羊。因为孙、刘拍羊狠下决心抗曹,人们就称那石羊为狠石。至今,狠石还在甘露寺里。当然,这本身就是一块石羊雕塑,因年深日久,风化成了现在的模样。
狠石边上就是多景楼,也就是传说中吴国太看刘备的“相婿楼”了。米芾曾为之题写“天下江山第一楼”。苏轼也曾写下“江天斜照”的牌匾。多景楼为两层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我登上多景楼时也的确体会到了这一点:东面的焦山仍然可以看到,西面金山虽然望不到,但却看到了个类似龙门吊的东西。扬州的景观虽然看不清,但是至少举目可见扬州瓜洲的土地。王荆公诗云:“京口瓜洲一水间”,所言极是。
在多景楼,我还碰到了一位开店卖小商品的老板。这位老板,卖的都是文化底蕴十足的小商品。有很多与三国文化有关,也有其他内容的。他的小店正位于多景楼一层,老板本人谈吐不凡,有兴趣的读者真的可以去和他聊聊,必有收获。
多景楼始建于唐代,又是与“李党”首领李德裕老兄有关,楼名取自其《临江亭》中“多景悬窗牖”这句。而后,曾在南宋重修多景楼,陆放翁曾为之写下《水调歌头·多景楼》一词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我当天则登楼,纯粹为了放松一下自己,按照时下的某些网络用语就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且是掐着表走的。所以在北固山上,我感觉自己暂时都脱离了尘世和职场的那些喧闹和快节奏,在有限的时间内,放松了自我。
走出多景楼,就是遛马涧了。多景楼前面是“甘露流芳”的石照壁,石壁台下不远就是数帆亭,坐在数帆亭里一眼望去,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清晰可见——当然,肯定没有我拍摄的那么清楚,我那是光学变焦63倍导致的。遛马涧这个季节,则没什么人从这里下山。一般人都是从后面绕道鲁肃墓和太史慈墓出去。不过我当时不清楚,反而从入口处退出,这倒成就了我看到“勒马”石刻和“文天祥镇江脱险渡口遗址”了。“勒马”石刻的传说还是孙刘二人骑马时,孙权逞能,马走飞快,差点掉下悬崖,是刘备赶上帮他带住了马。而文天祥丞相的脱险渡口,则是《指南录后序》里记载的,他在出使途中被元军扣押,抵达镇江时得当地百姓相助,在北固山下的长江边登船逆流而上,最终逃脱了元军的魔爪。
苏东坡题写“江天斜照”牌匾
关于抗日记忆
甘露渡
向西远眺可以看到西津渡
多景楼边上的园子很不错
此时正是绣球花开放的季节
这就是我介绍的那位老板店里出售的小商品之一
京剧《赤壁之战》主要人物造型
京剧《龙凤呈祥》人物造型和五虎将京剧造型
唯一与三国无关的则和镇江还是有关:《白蛇传》
楼上放着一盘未下完的棋
甘露流芳照壁
多景楼外围全景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站在后峰上往下看,江苏医科大学和京口一代尽收眼底
“勒马”石刻
这个石像头部已近损坏
文天祥脱险码头遗址——如今变成老年人休闲场所
已经到了甘露渡附近了,也就意味着此次北固山之行告一段落,据《京口三山志》记载,甘露渡就位于北固山“甘露寺”的西侧长江边,旧名京口渡,原址已经毁掉,这是2010年与北固楼同时修复的渡口。沿着江边木质栈桥一路踱往北固湾广场湾码头那里,沿途可见江面开阔,水鸟(夜鹭)翱翔碧空的景观。再接下来就参观了京口宝鼎、“长江锁錀”牌坊。京口宝鼎地处北固山与象山之间的滨水路风光带西头,也是近年来宣传吴文化的产物,它三足鼎立,两耳高耸,体圆禁(底坐)方,满身纹饰,造型古朴雄伟,气质庄重典雅,一派王者风范,也是我此次镇江行中留下印象最深的景观之一。参观完京口宝鼎后,从依山亭逛了一遍东吴文化长廊,天色已然不早,我赶回大市口的老宴春特产专卖店,给家人买了一点肴肉,就匆匆赶往火车站踏上了返乡之路。此次镇江北固山之旅,圆满成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