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地铁

标签:
异乡人春天倾诉情感 |
分类: 小说:生活重现 |
开往春天的地铁
一
我与老公华斌是烟台老乡,又是高中同学。那时,还比较保守,学习任务也紧,只能将那份情愫默默地埋藏在心里。后来,我们考取了不同的大学,我在山东一家医学院学习临床专业,他远去上海求学。鸿雁传书,情谊渐浓。放寒暑假,回烟台老家,是我们最惬意的时光。毕业后,华斌应聘到上海一家工程公司工作。我则以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烟台医院的超声科。
一直觉得,走遍天下,还是山东最好。原设想让他也一起回山东,可他在上海发展得挺顺利,几年后,提升为工程师。后来,经他再三动员,我毅然辞职,跟随他去了上海。双方总要有一方向另一方倾斜,甚至做出一点牺牲。
那时,我身边还有一位追求者,是我的师兄。我俩同在烟台医院工作。说真的,去上海前很矛盾,举棋不定。华斌的热情很高,一天一个电话,无数个短信地来。大概女人都善良感性,容易动情吧。最终,我舍近求远,辞去安逸的工作,应聘到上海医疗设备电子公司,负责日本彩超产品的技术讲解与培训。专业挺对口,我也很热爱珍惜这份工作,尽管很消耗体力与智力,我却如鱼得水。
来上海的第三年,我与华斌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再三权衡,在上海市中心以外,按揭贷款购买了一套不足90平方米的二手房,近80万元。我们两家父母都在农村,他们根本不可能给予我们什么支持与帮助,于是,东借西凑交了首付,我们成了“房奴”大军中的一员,每月要按时拿出3000多元还房贷。因为家与公司相距较远,每天乘坐地铁往返,路上要3个小时。我们是上海人眼里的“异乡人”,经常会发出无根之酸的感叹。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与努力改变命运,变被动为主动,扭转乾坤。
二
我们公司是日本彩超产品在中国的总代理。我的工作始终处于颠簸状态,不得不穿梭在全国各个城市之间。为了生存,我与华斌失去了许多夫妻之乐。我经常出差在外,不能顾家,华斌便对我产生不满了情绪,生活中吵吵闹闹的事情时有发生。新婚伊始,我也做温柔小女人状,用“幸亏有你”来化解夫妻之间的矛盾。有时,一句“幸亏有你”,如十二级飓风,瞬间就把他的怒火连根拔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是,在围城内呆久了,他对我少了许多深情的凝视,我对他也有点疲劳麻木之感,性格上似乎也有点南辕北辙了。爱情神奇美丽的七色花似乎停止了生长。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像一只搏击的海燕,飞来飞去。我喜欢这种心灵没有笼子、世界没有笼子的动态生活。如果让我如华斌一样墨守陈规地每天在办公室从事一种工作,我感觉自己犹如一潭死水,会变臭变馊的。
每次出差回家,已经疲惫不堪,一点都不想动了,睡觉成了我最想做的事。我外出工作的日子,华斌的生活一片狼籍。吃饭一个人凑合,房间凌乱不打理,衣被也不叠……但是,没有办法,求生存谋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结婚3年了,我也30岁了。但是,我们始终不敢要孩子,只要怀孕生育,我就面临薪酬收入减半的危机,尤其是今年又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更不敢奢望要孩子了。
华斌只有一个姐姐,他担负着家族传承的重任。新婚第一年,公婆经常打电话问候关心我们,每次都是华斌先聊天汇报,我再礼貌性地说几句。后来,婆婆每次来电见面,都说,谁谁家的孩子会跑了,谁谁家的媳妇又怀孕了之类的话。开始,我还与婆婆耐心地解释,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孩子的问题我们迟早会考虑的。但是,他们总是对我是否生孩子的话题纠缠不清,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我便主动回避与婆家之间的交流,隔阂也随之出现了。他们觉得我好像故意在作对,甚至怀疑我有“生理疾病”,弄得我心情很不爽。
直言不讳地说,看看周围的朋友和父辈们,我觉得他们活得太劳累太艰辛。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得有所牺牲。当然,我在骨子里还是一直认为,只有当了妈妈的女人才能完美无瑕。我会生一个孩子,但是,我不希望我的宝贝在一个捉襟见肘的氛围里生活,重蹈我们窘迫寒酸的老路。
我一年约有一半时间在异地奔波,华斌对我的意见日渐加剧,感觉我不在身边,家变得空洞而没有生机,仿佛一个人失去灵魂。我有时也开玩笑地对他说,小别胜新婚。但是,太多的小别,便没有了新婚的浪漫与美妙,更多的是抱怨与埋怨。他说,女人就应该温柔贤慧,以家庭为重。我是想以家庭为重,能行吗?依赖他那五六千块微薄的工资,除去房贷、赡养老人,如果再加上一个孩子的消费,我们真的要喝西北风了。奋斗要趁早!
有时,很怀想在烟台医院没有压力的日子,无忧无虑,轻轻松松,但是,生活的过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决定了一个人奋斗的目标。
三
岁月流逝,时间的水花不断被撩起飞扬,不知不觉,我们已走过了纸婚、布婚和皮婚。华斌一直从事工程工作,兢兢业业,无波澜色彩,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我依旧全国各地满天飞,面对不同类型的设备,讲述着其技术与运用。我们就是在夹缝中生存的人,每天按时上班,拼命工作,压抑着自己的个性,曲意逢迎……
阳春三月,我在深圳出差,26天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一踏进家门,感觉家里的气压低低的,沉沉的,令人窒息。终于,华斌如一头狮子般爆发了。导火线依旧是婆婆一个“关爱”电话。我想,这是迟早要面对的事。心平气和地与华斌摊牌:其实,我也不想过这种辛苦的日子,如果你的薪酬能翻一番,还房贷后,我们还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那么,我立马停止东奔西颠的脚步,结束抛头露面的生活,回归家庭,为你洗衣做饭生养孩子……做一个真正意义的幸福小女人。理亏的他不再言语,给了我一个沉默的背影。是的,至少我们暂时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和本领。也许,他的内心也是苦涩的。谁让我们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呢?相对于上海本市的年轻人而言,婚前,父母为他们购房买车,起点高于我们奋斗10年甚至20年的历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暴风雨过后,彼此无奈地接受了现实的生存状态。
另外,我还觉得,现在考验年轻父母的最大问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社会太复杂了,信息太泛滥了,孩子的思想脉搏太难把握了……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呢?我情愿再等几年要孩子,如果条件依旧不成熟,干脆自私一点,不去尽社会责任和义务了,过“丁克家庭”也挺好的。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这也是我所担心的重要内容。
背井离乡,异域创业,我们唯有像开往春天的地铁一样,不断向前行驶。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吐绿的季节,但愿我们的日子和婚姻也能抽出新枝,发出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