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云良:推动全教育大阅读体系建设,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探索新路

(2019-08-02 13:22:16)
标签:

全民阅读

赵云良

文化

教育

分类: 全教育大阅读体系建设

 

推动全教育大阅读体系建设,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探索新路

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  赵云良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世界在变,教育也必须做出改变。社会无处不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呼唤着新的教育形式。”

那么,新的教育形式是什么?这是时代之问,也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2017411日,我在长春市朝阳区中小学校外育人联盟成立仪式首次提出:“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棵大树,家庭教育是树的根,学校教育是树的干,社会教育是树的冠,自我教育是树的魂,要整体生长,做‘全’的教育。”

2017516日,我在《吉林日报》上发表《谈“大阅读观”的建立》一文,阐述了“大阅读观”的根基、思维、法则、内容和宗旨。“大阅读观”倡导“读、写、讲、做齐头并进”,进而形成终身学习的动力。

在提出上述理念的同时,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开启载体建设和内容建设:一是在全国率先推出家庭读书会推广工程。得到了省教育厅、省妇联、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部门的重视,全省数百所学校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纷纷报道,江苏、山东、湖北、甘肃、河北等省前来“取经”。二是建立书香吉林讲书堂,广泛形成“讲书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讲书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方式”、“讲书是个人成长与服务社会完美融合的全民阅读活动”的共识。三是推出了“大阅读观系列讲座”,实现全民阅读课程化,加速全民阅读事业与教育事业的融合;四是推出了“五真写作法系列讲座”,让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成为教育的现实生活。五是推动“全教育大阅读体系建设”实验,为新时代教育革新探索出一条新路。

“全教育大阅读体系建设”是对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近三年来载体建设和内容建设的深度整合,并结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进行研发,形成线条简洁、易于实施、效应深远的体系。具体方式为:

    一、实施家庭读书会推广工程,使家校成为教育共同体

多年来,家校共育是热点也是难点,家风建设几乎无从下手,全民阅读进家庭更像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令人惊喜的是,吉林省遇到了家庭读书会。

2017年初,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设计了家庭读书会实验项目。同年39日,在吉林省二实验高新学校风铃花班种下第一颗种子,47个家庭相继开始实施。50天之后,吉林大学附属小学五年一班39个家庭加入。100天后,长春市朝阳区三所学校7000多学生家庭加入。200天后,四平市教育局、敦化市教育局下发文件,在本地区广泛推广。2018年,省教育厅、省妇联、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将其提升为“吉林省家庭读书会推广工程”,面向全省推广。20184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家庭读书会:用阅读打开幸福的密码》为题作了4分钟专门报道。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师为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家有了读书会》一书撰写序言《家有书香抵万金》,对吉林省的探索给予高度评价。

家庭读书会的魅力在哪里?一是促进了学校与家庭的良好沟通。过去,教师和家长沟通的内容通常是孩子的分数和在校纪律,并且有很多时候是教师向家长告学生的状,话题不愉快,甚至还有对立。有了家庭读书会,教师和家长围绕“读书”这一高雅话题展开沟通,相互学习,相互鼓励,都非常开心,家庭读书会也被称为家校共育的“新大陆”。二是促进了家长对孩子的了解。通过一场又一场家庭读书会,家长一次又一次惊讶于孩子的小脑瓜里装着那么多神奇的问题和无比丰富的想象,避免亲子沟通中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准确,规避了各种意外风险。三是使一家人不仅是血亲上的亲人,更是精神上的亲人。避免婚姻破碎,甚至挽救已经破碎的家庭。长春市二道区新太小学逯叶老师告诉我,她的班上有一个孩子是单亲家庭,孩子与母亲开家庭读书会,父亲通过微信看到后,申请参会,三次之后,再也不愿离开这对母女,而使家庭破镜重圆。四是高质量的家庭读书会能让孩子得到其它教育环境中得不到的锻炼。很多孩子在家里担任家庭读书会的会长,要做好组织工作,安排好各种细节,甚至带头讲书,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领导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感、大局观。

诚如朱永新老师所说,创办家庭读书会是“四两拨千斤的举动”。

二、建立讲书堂,让“教是为了不教”变成现实

2017917日,几位热爱全民阅读推广的教师、记者、公务员共同发起创建了书香吉林讲书堂,目的是通过讲书的形式提升自身的阅读质量、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不到半年,就凝聚成100多人参加的讲书队伍;之后,相继有58个单位要求加盟,讲书成为书香吉林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

长春市朝阳实验小学成为首个加盟书香吉林讲书堂的学校,建立了校长讲书队伍、教师讲书队伍、学生讲书队伍、家长讲书队伍,让教育生活生机勃勃。长春市二道区东盛小学、通榆县实验小学建立师生讲书团,走进公园,走进社区,走进其他学校和班级,让讲书成为锻炼自我和服务社会互相促进的方式。长春市朝阳区北安小学教导主任李雪琦告诉我,北安小学有400多名学生加入到讲书团中来,“孩子们讲书上瘾了!”吉林电视台顺势创办了“我是讲书人大赛”,全省数百所学校数万中小学生踊跃报名参加。

凡是参与到讲书活动中来的人们,都普遍接受了这样一个说法:“讲书,讲出一个活泼泼的自己;讲书,讲出一个活泼泼的家庭;讲书,讲出一所活泼泼的学校;讲书,讲出一个活泼泼的国家。”

长春市二道区东盛小学刘春玲老师告诉我,她所教班级的孩子们觉得讲书不够过瘾,问她“语文课能不能由我们来讲”,她表示可以试一试。结果,学生们把课文“瓜分”了。学生们热火朝天地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找亲人帮忙提升、在家里试讲,最后以一个小老师的面貌出现在课堂上,大放异彩。这所学校的副校长王雪霏在记者见面会上说,她被震撼到了,“以前,看书里写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以为是童话,但通过讲书锻炼,让童话变成了真实的教育生活。”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时代,教育遇到了讲书,是不是会为教育打开一片充满想象力的蓝海呢?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深邃课题。

三、推广“五真”写作课,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一代又一代教育人公认的教育真谛,但这个真谛如何落实到教育生活中来,比照现实,似乎难于上青天。

但我们清醒地知道,找准了切入口,再大的难题也会找到答案。

近年来,我读了一些中小学生写的作文,发现大多是花拳绣腿,语言华美却空洞无物,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可怕的“假”。我回想起少年时代也不会写作文,不知道从生活中撷取素材,而是胡编乱造,东拼西凑,应付考试。身边的老师们大多不会写作,只会让学生积攒好词好句,或干脆让学生把某一篇他认为好的文章背下来,考试时抄录到试卷上,害苦了学生。

针对这一弊端,我结合自己写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当过公务员写公文,当过新闻记者写新闻的经历,潜心研究,推出一套“五真写作法”,试图通过学习和训练,使我们写作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五真”:

一是真实。我认为,没有真实,任何文字都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或虚幻,没有意义;或欺骗世人,而最终害了自己。文如其人,真实的人值得信赖托付;真实的文章沉甸甸,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价值不减。

二是真情。我们仔细揣摩,哪一篇优秀的作品不是饱含着作者的一腔深情呢?即使是一篇公文,严谨的字句里,也蕴藏着执笔人对一项事业的热忱与渴望。

三是真知。在我看来,未经作者“审判”的素材是不能使用的,特别是从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间接获取的信息,必须多方求证,才能确定是否应用到自己的文章里。

四是真理。有了真实、真情、真知做底子,我们的写作离真理就很近了,而一篇闪耀真理光芒的文章一定具有超凡脱俗的魅力。

五是真我。我手写我心,最终形成的文章一定极具作者个人色彩,即“风格”。文章风格突出,也就自成一家了。

我们常常把写作文当成一种考试得高分的手段,却忽略了其“立德树人”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写不出高质量的文章。实际上,写作文与社会生活、与精神境界血脉相连,写作文是“求真”的过程,也是做“真人”的进身之阶。

四、拥抱生活的激流,投身到社会实践大课堂

前面谈到,通过家庭读书会,将家庭教育落到了实处;通过讲书堂和五真写作课,将学校教育做优。“全教育”这棵大树的家庭教育这个树根深了,学校教育这个树干壮了,还要让社会教育这个树冠枝繁叶茂,充分吸纳阳光雨露,才可以结出累累硕果。

为此,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大课堂。分为两步做实:

一是了解社会。针对我们身边的社会问题,如,很多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过马路等,设计调查问卷,下发、收回、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就非常有意义。让学生从小主动了解社会,就会形成社会责任感,形成家国情怀,既能撰写“五真”俱全的文章,又培养了充足的发展后劲。

二是服务社会。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给中小学生创造服务社会的机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有价值,生命有意义,这是真正的育人。吉林省二实验高新学校风铃花班的孩子到地铁、到商场推广家庭读书会,通榆县实验小学、长春市二道区东盛小学的学生们到公园、到商场、到社区、到乡村讲书,就是服务社会之举,在这个过程中,从校园里走出来的学生由怯生生,到自信从容,是影响一生的成长;他们获得的赞许、掌声让他们在感情上初步融入社会生活,那份喜悦让他们更加尊重知识,热爱学习,并自觉将所学与社会进步统筹到一起,为将来步入社会铺好基石,为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奠定基础。

五、建立“解问学堂”,培育能够解决问题的一代新人

学而不问,是“会走路的书橱”;做学问而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是伪学问。读、写、讲、做的终极是解决问题。

我把一个人一生要面对的问题分为六个方面:一是自我问题,二是家庭问题,三是单位问题,四是社会问题,五是国家问题,六是人类问题。

解决好自我问题是根本。自我问题没解决好,不要说解决其他问题,还很可能是问题的制造者。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他还反复强调:“认识你自己。”这是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克服重重困境成长的过程。自我问题解决好了,就有能力做家庭的建设者、单位的建设者、社会和国家的建设者,就有机会为人类进步事业贡献一份宝贵的力量。这是自我教育,这样的自我教育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拥有一个高尚的灵魂。

如今,我们时时处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小的是家庭矛盾,大的是贸易战、地球变暖等,都需要我们解决。全教育大阅读体系建设,就是要打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的壁垒,就是要让读、写、讲、做齐头并进,让立德树人拥有肥沃的土壤,培育一代具有解决问题的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解决问题当成一种责任的时代新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