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忘掉的竖刁、易牙和开方
(2010-06-21 09:07:19)
标签:
赵云良文化 |
分类: 生活课 |
20年前,看了一部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史纲》,那时,正是中国知识界比较活跃的年代,我也刚好年轻,对于这部有别于历史教科书的著作极为欣赏,一口气读下来,胸中有块垒,也有一种痛快淋漓之感。
之后,这部书躺在书柜里,住所换了七八次,书籍也淘汰了好几茬,但这部书虽没再翻,却一直没舍得扔掉。前几天,拿出来抚摸,里边的很多人物都已模糊,但有三个名字却依然栩栩如生:竖刁、易牙、开方。他们三个都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的亲信。
竖刁,齐桓公的近臣。为了能够时时不离桓公左右,而又不让桓公猜忌其与后宫有染,他自行阉割。
易牙,齐桓公的厨子。一次,桓公戏言遍尝美味,只是不知道人肉什么味道。易牙就把自己的年幼的孩子烹调成美食,送给桓公。
开方,本是卫国的长公子,放弃卫国储君不做,而到齐国侍奉齐桓公15年,即使是亲爹病故,也不回家看一眼。
从前面简单叙述中,即可知道,这三个人都是危险人物,作为被侍奉的齐桓公虽是一代明君圣主,也甘之若饴。但这三个小人的居心无法逃过千古名相管仲的眼睛,他在死前建议齐桓公赶走竖刁、易牙和开方。
他说,人爱自己的身体胜过爱别人的身体,这是人情,但竖刁不惜阉割自己讨好国君,这是违反人情的;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一句戏言,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没有人性;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于您15年,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是无情无义的人。请国君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
齐桓公听从管仲的建议,将三人驱逐。但三年后,又把三人重新召回到身边。他的说法是,这三个人不在我身边,连吃饭都没滋味了。仅过了一年,桓公生病,竖刁、易牙和开方不给饭菜,任其困厄哀呼。桓公死时,以衣袖蒙脸,表示死后无脸面对管仲。而竖刁、易牙、开方赶走了太子,齐国大乱。直到67天后,寝宫里的蛆虫爬得到处都是,尸臭薰天,才得以下葬。雄视天下的一代豪杰霸主,含恨九泉。经过这场内乱,齐国的霸业不复存在。
与管仲齐名的另一位贤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我发现,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管仲、诸葛亮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事实上呢,竖刁、易牙和开方的身影从未在历史和现实中消失。让人忧心的是,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20年的时光,已经让一部史书的页面发黄,封面卷曲,里面的文字也不似新科技下的印刷品那么清晰美观,但打开书页,我仍然能够看见,竖刁、易牙、开方与他们的子孙,排着长队,源源不断地走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
他们中,有人为找靠山,给手握重权的上司当了干儿子、干女儿;有的人给领导安排美女,甚至将自己的妻子、情人、女儿送给领导做情妇;有的人帮助上司清除对手雇凶杀人,甚至亲自上阵充当杀手……也有人帮助领导行苟且之事后,录了像,之后玩弄领导于掌股之间……
我认识的一位年轻人说:“不这样,你就没有出头之日。”我看着他,禁不住出了一身冷汗。
合上史书,我看到,贤相的背影越来越远,竖刁、易牙、开方充斥于舞台之上,市井之间。也许不用经意,他就能与你撞个满怀,如果你是高官、权贵,手里握有重权……
我不知道,是谁,又是用什么方法,可以赶走这么多竖刁、易牙、开方;我也不知道,哪一位强人,用什么方法,可以让竖刁、易牙、开方再无子孙。
如果这只是一个幻想,那么,就请每一个人记住三个名字,他们是:竖刁、易牙、开方。对于国家来说,“宠信他们,国家必乱”。对于个人,宠信他们,下场参照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