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振邦
金振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68
  • 关注人气:3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构中文专业大数据地图

(2019-11-25 17:19:16)
标签:

数据地图

分类: 学术论文

建构中文专业大数据地图

金振邦 张佰娟

 

[内容提要] 数据库是网络时代的第六媒介,蕴含着全新的思想理念。建构可视化数据地图,是大数据迅猛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它能够显示信息的分类聚合和云存储空间,对拓宽专业学科视野、唤醒主体学习意识、推动中文学科跨界融合,有着重要意义。数据地图的架构应体现数据库的特定性质,提供下载路径和实现信息共享。关于数据地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实践。

[关 键 词] 中文;专业;大数据;地图

 

我们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它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大数据风暴正在变革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开启了一次重大时代转型。大数据核心就是预测,为人类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维度。大数据已成为科学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源泉,而更多变革正蓄势待发。

随着大数据的无限制拓展,制作大数据地图已迫在眉睫。大数据爆炸般增长,如果没有数据地图的精确导航,可谓一无所用。它最多只是供特定信息检索的信息仓库而已。目前,我们已初步建成3T左右的中文专业大数据库,2018年文学院获批教育厅“吉林省高等院校大数据教学研究中心”。如何运用大数据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是一个前沿课题,其核心问题就是实现大数据共享。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建构大数据地图,对海量数据进行科学的分类聚合,并且借用云存储空间,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研究提供资源共享。

一、大数据理念:第六媒介

大数据与数据地图。大数据库是从潮水般无序和混沌中产生出来的有序组织。它将改变信息传播方式,其中包括人们的生存方式,学习和研究方式等。媒介本身就是内容,数据库究竟集合了什么信息可能并不重要,而这种信息集合方式,就已包含着全新观念。

大数据是网络时代第六媒介。什么是大数据?它指具有相当规模的信息集合。J.Martin曾给数据库下了一个较完整定义:数据库是结构化的相关数据集合,无有害或不必要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和可控方式进行。 [1]数据库将引发社会深层次变革。目前,网络上各种数据库正在迅猛崛起,它是一种代表全新文化观念的媒介。传统媒介主要指原子形态的印刷、广播和影视。而网络属于第四媒介。随之而兴起的流媒体,可移动进行网络传输则属于第五媒介,手机是其典型代表。数据库则第六媒介。后三者属于网络比特形态的全新媒介。它们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渗透、叠合和融合。

大数据是巨量数据集合。其特征为:1.数据量大。信息不再以GBTB为单位,而是以PB(1000T)EB(100T)ZB(10亿T)来衡量。新信息计量单位序列:ByteKBMBGBTBPBEBZBYBDBNB,每两个单位间相差1024倍。2.数量类型复杂。其来源复杂多元化,从结构化到非结构化数据。3.处理快速。数据分析和使用在极短时间完成,甚至实时使用。Web2.0时代,大数据是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关系为基础进行信息生产、交换,从而产生巨大信息爆炸。大数据本质上没有太多意义,但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带来巨大价值。

自人类文字记载到2012年为止,世界上所有出版的数据共计200PB。而在网络时代短短二十余年里,数据量就已步入EBZB时代。现在一般专业数据库级别大都处于TB级别。目前世界上最大数据库包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达1.4亿多册,其电子文本总量达20TBFacebook文字和图片总量约为50TB。世界气候数据中心有220TB网络数据,还有磁带上6PB其他信息,是全美所有学术性图书馆内容总和的3倍。美国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其数据量高达2.8PBYouTube数据库,每日新增65000段视频,视频总量至少是45TB[2]随着科技进步,我们可能会迎来量子媒介时代,其传播方式将超越比特速度,大数据的级别更加令人难以想象。

大数据库改变传统信息收集方式。过去图书馆只是大数据纸质的萌芽形态。它按线性顺序排列,无法流动,查找特定信息手续复杂、效率低下。而搜索引擎则是大数据初始的一种流动状态,需要何种信息要靠搜索引擎临时聚合。而真正现代大数据则是一种非线性海量信息的分类聚合。它提供资料检索的全新路径和高效方法,显示出与图书馆这类传统数据库完全不同的鲜明特征。1.信息海量。它可提供前所未有的丰富素材和参照系统,有些资料常出乎意料和耳目一新。如电子化《四库全书》、《四部丛刊》、《诗词总汇》等。2.效率高超。过去需要在图书馆按时空顺序耗时进行查找,现在网络上几乎瞬间就可完成。网络时空的压缩和消失,加快社会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了我们生命长度。3.免费共享。这是网络世界的根本属性。一个信息共享时代开始来临。4.变形组合。电子比特媒介信息具有流动、待组合性质。比如《诗词总汇》收录近10万首古诗词,可根据读者需求,把类似“菩萨蛮”一类专题作品汇聚起来,进行随意组合和分类。5.开放参与。数据库将打破作者和读者界线,允许任何人参与建设和更新,信息文本可进行网络化集体创作。版权观念在网络中将得到重构。6.呈现有序。数据库信息具有一定序列性,可从不同角度生成阶梯式结构树。检索结果会按被检索频率高低依次排列,极大提高了定向信息收集的质量和可信度。7.空间无限。它几乎没有时空边际,可大大延伸作者大脑和信息存储空间。各种分散数据会从无序走向有序,整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数据集合。这种广袤的背景辐射,对艺术构思和文本撰写,会提供巨大能量和活力。

建设可视化数据地图,是大数据迅猛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数据地图原来单指处理地图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和形态,现在可泛指对专业大数据进行导航的可视化分类聚合。地图的本义就是地域的缩影,地球仪则是三维地球的模型,它们都具有全视野和鸟瞰功能。任何数据的使用都需要数据地图的引领和导航,否则大数据就会毫无意义。其实,数据地图在历史上早已浮出水面,古代的图书目录,就是数据地图的萌芽。比如《红楼梦》没有120回目录,我们的欣赏就会坠入迷雾之中不知所措。大型百科全书如官修《四库全书》,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如果没有目录导引,就是堆满库房的废纸,毫无价值可言。就是现在的许多网站,首页的目录引领,就是网站的数据地图和运行前提,没有数据地图的网站,将不复存在。目前,建设可视化数据地图,是大数据实现广泛应用的核心课题。现在已推出的数据可视化地图制作软件,达到了十余个,如FineReportFineBISmartbi Insight、图表秀、Yonghong Z-Suite、奥维BIPythonTableauPower BIDataFocusSmartbiData Analytics等。[3]如何把这些软件与我们中文专业大数据地图制作结合起来,还需要进行跨学科的联合探索。

大数据的思维革新。任何一种媒介都与特定的思维方式相关联。大数据作为第六媒介,体现了全新的思维模式。传统思维的维度和走向,往往强调由点及面、以小见大、从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等等。这是由那个时代的媒介所制约的。人们的认知方式只能是由一个点而延伸到有限的面。而大数据将传统思维方式整个颠倒了过来,即由面及点、以大见小、从一般到个别、由普遍到特殊。凡是着眼于宏观数据背景来透视微观事物特性的,都属于大数据思维范畴。这种思维方式重构,极大开阔了我们的认知视野,提供了透视、观照认知对象的全息背景辐射。它可大大提升人类对主客观世界的把握、判断、决策、预测的能力和效率。在传统原子媒介时代,人们预测能力需要漫长时空经历积淀,因此社会发展节律受到了无法超越的束缚和禁锢。比特媒介把时空压缩为零,突破了时空障碍,大数据实现了瞬间预测的可能,社会发展犹如脱缰之马。大数据思维的革命性颠覆,是人类有史以来的一次巨大变革。这就是说,人类的大脑已经延伸到了网络所在的任何地方。我们已经具有某种超视距的全息透视能力。

但是,也存在不同见解。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认为,大数据时代最大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渴求,而强调关注相关关系。只关注是什么,而不需知道为什么 [4]它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传统认知和与世界交流方式提出了全新挑战。这种简单否定因果律的普遍性,不符合认知规律。大数据可以使我们直奔认知焦点这个“果”,但认知焦点却是以大数据全景视野为“因”的。可以说因果链就像一种物理场,任何事物都无法摆脱。

大数据的全新平台。就中文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来说,大数据平台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广的。1.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哈佛大学量化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加里-金称:这是一种革命,我们确实正在进行这场革命,庞大的新数据来源所带来的量化转变将在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界中迅速蔓延开来。没有哪个领域不会受到影响。 [5]网络文学就是网络大数据的产物。真正的网络文学实际指的是超文本文学。没有大数据的依托,超文本文学将不复存在。《渗血的穿行》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文字库、地图库、图片库、访谈库、电影库,为巡游者提供一系列可能切入点,它显示出一种新的审美特征。[6]数据库叙事是超文本文学的高级形态,将释放文学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数据库叙事资源的无边界和浩瀚性,使其超级链接几乎无限。数据库叙事引子是特定作者设定的,但情节的展开和发展,完全取决于读者的艺术想象和审美取向。 2.形成独特科研手段。过去研究“文体”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究竟有多少文本涉及此概念,传统方法就是去古籍库从一部部典籍入手。有人曾在东北师范大学古书库用一个学期时间,调阅历代文集进行查阅,才获得几十条古人的相关论述。在《文体学》一书“第二章文体的多维内涵”中,关于文体的历史理解,也只引用了14条。[7]可在今天,从电子版《四部丛刊》古文献库里检索“文体”一词,几秒钟就反馈回来300处文献使用这一术语,而且还显示其所在文本的具体语境,并可调阅文本全文。古人使用“文体”一词的大致情况一目了然。如果查阅纸质版《四部丛刊》,人这辈子能否完成都是疑问,何况一般图书馆都不具备收藏这部丛刊的条件。从整体透视局部,可更加深刻认知单一研究对象所无法意识到的深层机理。3.防止论文剽窃抄袭。大数据有利于学术道德建树。抄袭和剽窃是一种缺失诚信、道德沦丧的表现。但是如何检测和判断剽窃和抄袭,传统方法有一定技术难度。但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检测软件和网站(Turnitin.com),可轻松做出科学鉴定。而对论文语句的人工检索,也可以大致判断论文是否剽窃和抄袭。

大数据地图的应用。1.拓宽专业学科视野。前些年文学院制作中文专业基础课程数据库,其中包括写作、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学理论、办公自动化、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每门基础课的相关信息汇聚到一张光盘上,如名家教材、学术书籍、专业论文、经典作品等,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宏阔的学科视野。我们还为学生制作过文化理论、儿童文学、戏剧、网络文学、莫言小说解读、学术论文写作、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的数据包,里面包括经典理论、优秀作品、评论资料、参考书目等,通过云存储来给学生共享。2.唤醒主体学习意识。大数据可激活学生的潜在特长。每一个人都具有超越他人的潜能,但常常被学校单一、狭窄的僵化知识所屏蔽,而且他自己也意识不到这一点。大数据地图一旦打开了海量信息大窗户,学生潜能常常会被特定信息所点燃和激活,产生强烈共鸣和兴趣。这时,他就会渐入境界“为伊消得人憔悴”,甚至爆发出巨大能量,做出创造性成绩。3.推动中文学科跨界融合。大数据地图所容纳的多学科信息,将打破传统学科疆域,不同专业的跨界融合,催生了活力四射的新兴学科涌现。比如近年来出现的电脑写作(写作与电脑技术)、网络文学(网络技术与文学)、网络文化(文化学与网络)办公自动化(编辑学与电脑技术)、计算机自动创作(文学和电脑编程)、文体识别(语言学与电脑编程)、网络编辑学(编辑学与网络)等。而且,在网络时代,图像和多媒体因素,正在大举入侵语言和文学领域,一个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狂欢时代正在到来。

二、大数据地图的信息导航

大数据地图与搜索引擎。这两者的使用目的和方法不同。大数据地图是从宏观到局部、从面到点,是按图索骥。它通过超文本链接,按地图路径去查找和获取特定信息,更加侧重于宏观视野,但只限于特定数据库范畴。各种大型图书的纲目、书籍目录、网站首页的导航链接、博物馆的参观指南,以及我们编制的“中文专业大数据地图”等,都属于数据地图范畴。而搜索引擎则是从点到定向信息群,人们不需要关注信息的背景视野和检索路径,人们往往直奔目标信息,然而其搜索视野则可以覆盖整个网络。比如使用较普遍的百度、Google、搜狗等搜索引擎。大数据地图更多地使用于系统认知和拓展视野,而搜索引擎则热衷于对特殊个体的了解和兴趣。这两者各具优长和盲区,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是信息认知方法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

大数据地图的学术视野。数据地图是大数据的提纲挈领。它应显示出数据库信息收录和布局的基本原则和标准。“中文专业大数据库”,不是泛泛的“中文大数据库”,是为高校中文专业师生服务的。它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专业性。中文专业的核心、主体就是语言和文学的作品及理论。而经典作品是重中之重,因为优秀作品蕴含着所有理论,语言文学发展的趋势、方法和前景,是中外文化精华的载体。2.文献性。所收文本必须具有经典性和历史价值。要侧重中外相关的典籍收录。比如中国的诸子著述、二十四史、唐诗宋词元曲全集、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中国历代文集,以及中外文学作品类系列丛书。还有中外公认的学术理论著述,如中国的刘勰《文心雕龙》、外国的亚里士多德《诗学》、柏拉图《理想国》、黑格尔《美学》、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等。还有中外名校大学共享课程、世界经典影视作品等。而某些一时流行却转瞬即逝缺乏文化价值的东西,不必过多关注和呈现。3.科学性。大数据所收录文本或多媒体作品,应是经过历史时空积淀和过滤的经典之作。但对于不同学术见解的文献则可以收录,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吧。4.前沿性。它是数据库的边缘生长点和生命活力所在。有些数据除了强调经典性外,应以新为贵,更加关注数据发展的前沿状态。比如共享课程,不但要收录名家教学录像,来作为教学示范参照点。同时还要收录时下优秀的金课和微课。金课是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课程,具体包括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五种类型。微课是金课一种形式、新的教学模式。核心是教学视频片段,同时还包含相关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小环境 [8]它应体现教学改革方向和趋势。其他艺术作品都应显示出浓郁新鲜气息和强大生命活力。

大数据地图的导航功能。数据地图主要通过其分类纲目来实现导航功能。它完全不同于传统书籍和工具书目录那么简单。如果要把数据库中所有信息都做成目录,那是不可能的,也无法发挥其导航作用。因此,数据地图导航只能通过分层目录和同类信息聚合,来引导人们通往目标信息。数据地图纲目的放大和细化,是通过本文档内的非线性超级链接来实现的。中文专业大数据地图包含近万条目录,已达40多页,文献量应该达百万或千万。这是数据地图的前三页:

 

建构中文专业大数据地图 

具体目录特点是“所见即所得”,每一个信息目标,或一本书、或一个文集、或特定数据库,都可以自由下载使用。但是一个优秀的数据地图导航,不会完全封闭,而应具有开放性。它应提供特定信息相关国内外重要数据库的链接,例如中外著名图书馆数据库的检索路径。像美国《Bookshelf 98》百科全书,包括九部全美最畅销书籍,收录3万多个词条,涵盖文本、图片和视频三大媒介信息。几乎每一词条都包含5-7个内部文档的超文本链接。每个词条都提供“online”的检索,以提供特定信息的当下状态和不同见解。

三、大数据地图分类和构架

大数据地图的分类聚合。分类是凸显特征和个性,聚合是强调相似和共性。分类聚合是大数据运行和共享的核心。它将体现出特定数据库的认知和管理理念。可以说,在数据库实际的构架中,步步是分类,处处有聚合。我们建构的是“中文专业大数据库”,明确是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这是一个基本定位。如果建泛泛的中文大数据库,我们可能会力不从心,欲速则不达,也缺乏必要的人力和资金条件。

下面是《中文专业大数据库》的宏观构架:

          建构中文专业大数据地图 

在数据库大框架上分为三大块:电子书籍、共享课程和视频图像。电子书籍属于二维静态媒介,而后两者则是三维立体和思维动态媒介。其中第一块电子书籍是数据库的重中之重,划分也比较细致。它具体包括11类:1.中文工具书2.中外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文学[小说赋诗词曲戏剧散文古代文学名著] 中国现当代文学[各体作品中国名家文集纪实文学军事纪实儿童文学科幻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演义小说] 外国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作品集]文艺理论综合中外文学作品类系列丛书)。3.语言4.中国历代文集5.文化教育历史世界学术名著励志心理诸子百家及国学几米作品三联书社推荐的80本好书)。6.百科知识自然科学文化教育科学马克思哲学艺术)。7.社会科学名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8.历史宗教9.新闻传播10.综合性图书。11.杂志。

中文工具书包括各种辞典近90种,是了解基础信息的重要手段。中外文学作品是数据库的主体部分。三大类文学是依据地域和时代加以划分。中国古代文学又从文体进行细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则根据作家、文体和题材进行细分。语言单独设类,是中文专业不可缺少的基础部分。其他8类,都是与中文专业密不可分的电子书籍,尤其是经典文集和社会科学名著,需终身相伴。除此之外,人物传记、笑话与幽默、生活养生、言情小说、经济、地理、数理科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卫生、工业、农业、环境、安全、电脑技术、英文图书等,在条件成熟时应该适当收录进来。

第二大块共享课程。包括4个部分:1.世界大学课程2.金课微课3.中外多媒体课件4. PPT模板作品。世界名校开放课程,可借鉴先进大学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是教学的重要借鉴。金课、微课,收录名师教学录像和年轻教师教学探索,有助于教学切磋和探讨,突破课堂封闭性。中外多媒体课件,收录中外立体、动态精品,可增加教学内容可视化情景。PPT模板作品,可提供制作教学课件的精美平台。第三块视频图像。包括8个部分:1.BBC纪录片2.中外影视作品3.世界博物馆4.百科图片5.数码摄影6.flash作品7.世界演讲比赛8.音乐歌曲。这些影像作品至关重要,尤其是经典影视作品,其欣赏和评论,对接受世界文化精华,对人格和灵魂的滋养,极为重要、不可替代。数据地图在分类聚合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特定文本和文集的版本优劣,进行判断和取舍,并剔除冗余信息。文件的命名需要简练、规范和统一。有的还需要对压缩文件进行解压。数据地图的制作涉及诸多问题,需要一一研究进行解决。

四、大数据地图存储和共享

数据地图不断更新存储。中文专业大数据是一个没有边界和围墙的数据集合。它的边缘总在生长和扩张,没有终极范围和界线。因此,数据地图总是处于飘移和生长之中。还有一个问题,即中文专业大数据与中文大数据有什么区别?前者是服务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其中汉语言和文学的数据是重中之重,其数据清晰度必须细之再细。而与之相关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数据,也必须展示一定的视野,其数据清晰度可以适当粗略。收录的数据应当以经过时间筛选和积淀的经典理论和文献为重点,这些数据具有持久的稳定性。而对于新的理论和文献,也要有一定的呈现,但需要通过时间的考验。它们往往是数据的生长点和生命活力所在。而后者凡是中文形态的数据都在收录范围,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了。这个把握在数据处理上也是需要判断和取舍,操作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只要云空间足够大,中文专业的边缘学科数据,都应该分批分次上传,以扩大数据库的使用领域,提升数据库的应用价值。数据地图囊括的数据,都必须存储到稳定的云空间上去,这也是一项繁复、艰巨的工作。要根据大数据地图的分类和聚合,分块进行上传。上传的速度受制于网络速度和云存储的特定权限。有时文件数量过大,还需要进行化整为零的分割,分次进行上传。

数据地图提供下载共享。大数据如无法实现下载和共享,那只是一种无用摆设。哪怕数据量到了PBEBZB级别,也没有任何价值。信息在网络时代是一个动词,只有流动起来才有价值。信息共享就是流动,就是价值所在。比特新媒介所创造的网络世界,其本质就是无偿共享。如何实现大数据共享?比较现实的途径和方法,就是把数据上传到云存储空间,然后实现自由下载和共享。现在国内百度云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一般来说申请百度云的个人,可以获得1T容量的云空间使用权,虽然在单次文件上传数量、速度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如果每年缴纳一定费用,可开通会员或超级会员,那存储空间可以达到2T-5T,而上传、下载效率也会大大提升。[9]应该说百度云还是一个比较稳定、可靠的云存储空间。

接下来如何实现自由下载和共享呢?云存储数据,有的单个文件适合独立下载,有的需要多个文件聚合下载,以提升下载效率。对云数据的分割组合是一个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每一文件下载的单位,还需要获取下载路径和密码,并标志在大数据地图的相应位置。还有一个复杂棘手问题是,中文专业大数据地图不能无限制开放,否则可能引发特定存储空间的瘫痪。我们拥有的大量重要数据,例如《四库全书》《诗词总汇》等,在网络上根本没有下载路径。而某些数据可能存在免费下载情况,但结果也常常是流氓软件在你电脑里蜂拥而入,令人防不胜防、无可奈何。因此,需要网络技术人员来设计程序,限定中文大数据资源只能在特定网络内才能共享。或者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限制大数据地图的使用范围和人群。

数据地图的变形和重组。为了提取数据库内特定主题信息,使这类信息超越时空进行变形和重组,应通过编写软件程序,大数据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具体需求,把特定数据进行变形、排列和呈现。这有点类似于搜索引擎。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大数据库范围内,加入搜索引擎的功能。比如《诗词总汇》这个相对封闭的数据库,它收集了近10万首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你只要输入一个关键词,比如李白,软件界面就会呈现出所有李白的作品。输入菩萨蛮,所有词牌名为菩萨蛮的作品全部排列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么,在一个海量的云存储空间里,能否实现使用者需求的特殊信息的变形排列和有序呈现?但大型数据库能否对搜索引擎开放,可能会涉及到许多理念和技术因素,甚至包括版权保护。关于网络时代的电子版权问题,可能需要专文来进行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数据库[EB/OL].[ 2009-06-21] .http://baike.baidu.com/view/1088.htm.

[2] 百度百科·世界上十大终极数据库[EB/OL].[2019-11-25] .

https://wenku.baidu.com/view/5bb88414cc7931b765ce15c3.html.

[3] 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可视化工具软件排行榜[EB/OL].[2019-11-25].

https://www.finebi.com/2019/toolapp.

[4] []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大数据时代[M]周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018-08-10] https://baike.so.com/doc/7007019-7229901.html.

[5]佚名.大数据时代降临[EB/OL].[2019-11-25]. https://wenku.baidu.com/view/778a9219b7360b4c2e3f6480.html.

[6] 金振邦.新媒介视野中的网络文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8.

[7] 金振邦.文体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9 .

[8] 佚名.什么是金课,如何打造一堂金课[EB/OL].[2019-11-25].

http://www.sohu.com/a/296055568_100091740.

[9] 百度网盘会员[EB/OL].[2019-11-25]. https://pan.baidu.com/buy/center?version=6.8.4.1&tag=1&ssnerror=0&privilege=buyquota&traceid=&pri_extra=kr2&bduss=&from=guanjia&errmsg=Auth Login Sucess#/vi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