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七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
相传唐元和14年(819),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据说,白居易三人就是从上图这个小洞口发现并进入到现在著名的“三游洞”内。我试了一下,一个人只能爬行才能进入洞内。
洞口上方的“鬲凡”二字系清光绪年间
陆维祺
所书。这里“鬲”同隔解。
唐宋以来,白居易、元稹、白行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以及在夷陵任过职的官吏,或题写诗文、或刻碑记事,共作壁刻、碑刻100多件。保存下来并已经发现的近60件,楷、隶、篆、行、草各体皆备,刻艺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书法欣赏价值。

这是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碑刻。

洞口上方的壁刻。宛陵
陈之炜
刘景墉
陈之萱所刻。

这是白居易的“赠元微之”碑刻。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