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张翼介绍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http://s16/bmiddle/002BtJuQgy6EN3lOdoHcf&690
张翼,1944年生于河北省冀州市(原冀县)。曾就读于南开中学,1978年在《天津文艺》发表第一首诗以后,1985年获天津市自学成才奖。并陆续在《中国作家》《诗刊》《星星》《华声报》《中国诗人》《诗潮》《长城文艺》《新港》《天津文学》《天津日报》《今晚报》等报刊发表诗作400余首。199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诗集《晚玉米》获天津市“文化杯”最佳诗歌奖;2000年短诗《关于蛇果》获“全国新世纪诗歌大奖赛”优秀奖;2007年短诗《母亲像个女诗人》获天津市“文化杯”一等奖。
作者系博主的伯父,因伯父年纪已大,对于网络并不擅长,由我在博客上发表,所有著作权均为伯父。
屈原的下半身
诗会上有人提出写下半身对此
我不好说什么 因为屈原也是写下半身诗的
并且是“身体写作”
写时“常长太息兮以掩涕兮”
很累
虽被放逐却总“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诗江湖”应从屈原开始的吧)
但屈原写的不是个人的下半身
写的是社会的下半身
社会的上半身在上面
上面常“左抱幼妾右拥嬖女”
腐败丛生
社会的下半身在下面
(古时的黔首们
常在田野常在市井趟日子)
有句俗语人老先从腿上老
腿不就是人体的下半身吗
老不就是日夜奔波累得吗
从这种意义讲
我赞成写下半身诗
写上半身诗的是
《风赋》作者宋玉小哥
缺 页
古时的名人都在历史书里
想找谁
只要翻书就找到了
谁就对我谆谆教导
但书里社会是名人社会
且是经修史人剪辑后剩下的社会
读史读不到人民
也就是读不到名人的根
那一摞摞书
总觉得都是缺页的书
一个坐着的词
孩子就是我
是我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
人都三十岁了还在读书
读书的时间比读我的时间长
或许她没有必要过多的读我
因为我就是她
我就是她生命上游的源头
她常年在外
我总惦记着另一个我
假日回来
我总想和她多说会儿话 看她落在书上的目光专注
我恍然大悟
她分明是一个词 一个坐在那里的词
一个我常年总是默念的
那个词
眼 睛
中国
不再只有黑眼睛
和黑眼睛里眨动的沾沾自喜
也不再顽强地生长神秘
那么多旅游者经商者参观者
年年月月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他们用蓝眼睛
和说不清颜色的眼睛
把中国这棵树上
长了五千年的辉煌带走了
把长了又落落了又长的鼎盛带走了
我们也用黑眼睛
把他们脸上泛出的心象留下了
我们和他们
进行着辉煌与辉煌的交换
树一样的中国
不只在黑眼睛里
光辉灿烂的和不光辉灿烂的
都送给外来的眼睛了
只留下长久的思忖
用思忖嫁接自己的新绿
一百片林子
母亲没了
来了那么多亲戚
那么多亲戚
像同一棵树上长出的枝枝叶叶
少年时我暑假回家
母亲总是站在村口
老远就喊着我的乳名
母亲说自个儿人老远就能看出来
张家人有张家人的样子
就像不同的树有不同的姿势
杨树总扬着脸
垂柳总低着头
母亲是我们
张家这棵树上老去了的树枝
天底下那么多姓张的
树多了
不就是树林子吗 一百个姓氏
就是一百片树林子
土地的血脉
百年千年
小村的哪块土地没埋过人
没埋过
用土地拉扯活孩子的人
母亲就要回到泥土里去了
就要和泥土
和一切先人们的灵魂融为一体
去幻化成土地的血脉
树的根是埋在泥土里的
人的根也是埋在泥土里的
活着的人
不就是根上面的躯干枝叶花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