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谈如何看病
(2023-12-24 11:17:08)| 分类: 文摘 |
2023年12月25日《报刊文摘》第3版,刊载摘自《视野》第22期,作者为冯唐的文章《冯唐谈如何看病》。本人愚拙,在三家民营医院里做杂务十二三个年头,耳濡目染,医患之间微妙复杂的种种关系,尤其是疫情之后,患者求医数量几近翻番般爆增,医生看病应接不遐,有生来,首次见到医院如兴旺时正月十五无锡南禅寺般如潮的人流!这是咋了?昨天看到该文(25日报刊23日已送达),对患者看病的普遍误区,讲得非常中肯,欣然以为然,有茅塞顿开之感,有几点在中国看病的常识分享给各位朋友。常识!
第一,要尊重大自然的治愈能力,要相信自身的康复潜能。
“如今最好的医生能做的也只是:偶尔治愈,常常缓解,总能安慰。自然伟大,人类80%的不舒服会自愈,我们要学会耐心等待。不要马上往医院跑,多喝水,多休息,放下心中那些放不下的所谓大事儿。”
第二,遵从医嘱。
“自学一点基本的医学知识。常见的常识错误包括:乳房不舒服去看妇产科(应该去看乳腺外科),MRI有幅射(其实没有)等。建议看看《内科学》教材和《外科学》教材。”
第三,不要过度迷信名医。
“现代医学的分科很细,院士或者主委级别的分科很细,院士或者主委级别的医生也只是他们那些细分领域的大专家,那些细分领域之外,他们可能不如某些副教授或是主治医师。复杂手术需要很强体力和心力,如果有选择,还是别把自己的肉身交给太高龄的医生,哪怕他名满天下。”
第四,不要认为可以通过国内搜索引擎和阅读而成为某病种的大专家。
“医生问诊的时间有限,不要让他花在更正你对某些医学知识的误解,更不要让他花在教你如何做诊治。多问问:这个异常意味着什么?问题严重吗?我有哪些选择?利弊是什么?我该如何选?这么选有什么可能的风险?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这种风险?不建议有事儿没事儿自己按照的理解,自学和百度找药吃。”
第五,不要觉得医生都是骗子。
“医生不是万能的,病不是都能治愈的。信任是看病的基础,我们最好的就医方式还是谨慎地选择相信医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