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特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招生信息特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招生信息特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招生信息特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招生信息特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招生信息特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学校大门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坐落在闻名中外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承德市,是河北省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民族本科高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07年经光绪皇帝御批设立的热河速成法政学堂,期间几经易名,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办学历程,现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学科专业较为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的多科性普通民族本科院校,已培养毕业生7万余人。
学校占地976.5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6000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00余万册,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155个。
![[招生信息特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招生信息特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书馆
学校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民族事业发展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目前设有14个教学系部、1个附属中学、本科专业24个,专科专业53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建有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学校面向全国18个省招生,至2012年底,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万余人,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学校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791人,其中专任教师545人,教授59人,副教授198人;博士、硕士259人。教师队伍中河北省优秀教师8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1人、河北省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承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1人、承德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
![[招生信息特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招生信息特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近年来,学校加快转型发展,大力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保持和弘扬传统的师范教育特色的同时,注重彰显学院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初步形成了教师教育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民族文化研究四大特色,是河北省民族教育基地、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是全国“纳兰性德研究”和“避暑山庄研究”中心,学校“清音会”被列入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校坚持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开设了满语、清史、民族学、民族体育、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绘画及民族工艺制作等特色课程。升本以来,教师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21项,市厅级项目163项,获得国家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9篇,其中三大索引论文28篇,出版学术著作9部,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29项。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日、英、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并与马来西亚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推进与国家民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工作,并力争实现中央民族大学对我校的对口支援。
历经百余年的积淀,学校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练了“修德砺能、博学致远”的校训,形成了“同心砥砺、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学院精神。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学校牢固树立了“内涵发展、特色取胜、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地方性、民族性、应用型、开放化”的办学定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正在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学院迈进。
![[招生信息特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招生信息特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咨询电话:0314-23703332370039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开发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务处邮编:067000网址:http://www.hbun.ne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