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环境,要防适应障碍
小王从农村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全家人都非常高兴。可刚在学校上了一个月的课,小王开始出现注意力下降、烦躁不安、头痛、胸闷、腹部不适等现象,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学习。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主任张香云介绍,小王的这种情况属于适应障碍,在心理咨询门诊经常见到,也有些学生是从市里的高中转到县里的高中后出现上述情况,还有一些是大一新生对环境的改变不适应。
适应障碍是个人对生活改变或应激性事件如升学、转学等不能适应,而持续处于情绪障碍和不良适应行为的一种异常状态。面对同样的刺激因素,多数人都能够顺利处置,心理状态无大的变化,而部分人却会出现适应障碍,这除了与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有关外,更主要的还在于个体心理素质和心理应对方式的不同。适应障碍的发生多在应激事件发生后1-3个月内出现,以情绪异常和行为异常为主。情绪异常包括忧虑、烦恼、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行为异常包括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还可能出现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头痛、腹部不适、胸闷、心慌等。
进入新学习环境的学子们如何避免出现适应障碍呢?张香云指出,父母和老师应该在学生到新环境前两周对学生进行一些生活、学习上的指导,学生自己则要注意心理调适,具体有以下几条建议:适度收心,就是步入新学习环境前逐渐让自己的生活规律、紧张起来,心思也放到学习上,开始看一些书籍,做一些笔记,与书和笔进行亲密接触;自己打理行装,这其实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列出所带物品的清单,然后分别去置办;提前了解新环境,一方面可以增加对新环境的亲近感,以便进入新环境后能尽快地融为一体;认清自己,明白自己的强项和弱点,不争强好胜,也不盲目否定自己;加强沟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后,多与同学交流,多为别人提供帮助,有困难及时向老师、同学求助,融洽师生和同学关系;改变自我,改变以往的心理应对方式和情绪发泄途径,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