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教改扫除“新读书无用论”
“2+1+2”模式求解农村学校辍学难题

本报讯“上学既无趣又无用,拼尽全力考上大学,工作照样不好找……”受多种因素影响,我省部分农村中小学学生厌学、辍学问题再度显现,有的学生坚持到初中毕业还是回乡从事传统农业或经商。针对这种“新读书无用论”的出现,全国农村教改实验区曲周县在初中推行“2+1+2”模式,通过初中、中专连读,增强课堂实用性,提高学生就业能力。“2+1+2”初中、中专连读培养模式,即初中两年基础课,初三即注册成为中专技校学生,继续在本校上学,所学课程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开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课,初三毕业后,直接升入中专技校二年级进行为期两年的专业技术课学习,技校毕业后颁发中专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中专技校负责推荐安排工作。曲周县教育局局长李献林介绍,这种培养模式有助于破解“初三学生流失”这一难题,既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又能给所有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家庭教育投入少,回报快,很受广大农民家长的欢迎。
该县槐桥中学学生李庆林由于学习成绩一般,自感升学无望,再加上家庭条件较差,早有辍学打工念头。“2+1+2”模式实施后,李庆林被学校送到德州走四方技校学习汽修技术,毕业后在北京一家汽车修理公司就业,年薪两万元。“能学到真本事,能找到好工作,学校吸引力自然增强了。”据槐桥中学负责同志介绍,该校目前已实现“零辍学”目标。
“要让每个初中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该县在农村学校中初一、初二开设了与职业发展相关的校本课、地方课,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就业、创业需要,提高就业创业能力。“2+1+2”连读培养模式实施以来,曲周县已启动了该县的6个实验学校与河北经济管理学校、河北银行学校、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德州走四方技校、青岛海蓝技校等学校进行合作,输送学生800余名,同时与县职教中心联合,针对初中毕业生开展短期培训,输出技术人才30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此项工程每年为全县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不但解决了初中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且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