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三生”在独立学院门外徘徊
连年招生火爆的本三独立院校,今年有些风光不再,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学校遇冷,流失的生源都去了哪里?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数字:
本三遭遇滑铁卢
关于本科三批的录取,我们不妨看看数字统计:
从本科三批一志愿发档情况看,文史类、理工类招生院校的一志愿满额率和计划完成率都较2008年下降。235所文史类招生院校中,一志愿满额率为86.38%,比2008年降低约13%,计划完成率96%,比2008年降低约3%;255所理工类招生院校中,一志愿满额率为71.37%,比2008年降低约27%,计划完成率86.04%,比2008年降低约14%。
接着进行的二志愿征集中,133所理工类招生院校中进行二志愿征集,占到本批理工类招生院校总数的52%还多;征集计划总数为5466个。文史类招生院校进行征集志愿的有67所,征集计划总数为1290个;招收艺术(文)各类专业的征集志愿院校有33所,征集计划数为147个。8月7日下午,本科三批二志愿发档,参与二志愿征集的67所文史类招生院校中,发档后仍有33所院校出现缺档,占所有文史类二志愿录取院校总数近56%;各院校缺档总数达到720个,占到本次文史类征集志愿计划总数的55.8%。参与二志愿征集的133所理工类招生院校中,发档后仍有89所院校出现缺档,占所有进行二志愿录取的理工类招生院校总数超过78%。各院校缺档总数达到4269个,占到本次理工类征集志愿计划总数超过78%。
本科三批三志愿征集从8月8日18时开始,至8月9日10时结束,征集计划超5000。
一志愿满额率和计划完成率的下降,以及征集志愿的巨大数目,似乎都在传达同一个信号,考生热情在降低。这让一些信心满满的本三院校感到些许凉意。
■考生:
寻找更广阔的天空
众多本三线上又与本二无缘的考生,到底去了哪里或者他们准备去哪里,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留学
出国市场在分食本三,生源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虽然具体统计还没有出来,但是从咨询来看,石家庄多所留学中介机构都自信今年高中生留学多于去年,这还不包括那些自己联系海外高校的高考生。
在高中生留学大军中,本三线上的考生占了相当
一部分,甚至成为主力。一些留学中介在出国指导时介绍,本科三批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在国外适应相对容易,考试通过率也高,这也给本三线以上的考生以信心。
在某咨询中心,记者遇到前来咨询的学生,正在了解新西兰留学政策,“本来也没想着真要出国,看到同学们有留学的,就过来咨询,原以为这需要很多钱,发现也有便宜的,有的国家还不需要提供担保金,这样算下来几乎是本三的两、三倍,虽然花费高一些,还要花上半年时间学语言,但是能上一个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专业也不错,还是值得的。”
◎复读
刘明是一名普通的文科高考生,高考成绩500分,比本二控分线只差2分。对于本二录取家里抱有很大希望,等待着有学校可以降分录取,所以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服从。直到本三录取,也没有等来本二降分的消息,刘明有些遗憾地选择了复读班。
“事先家里也就孩子上学的问题讨论过,觉得还是本一、本二适合我们这种家庭”,刘明妈妈介绍,放弃本三有着多重因素。首先,这个分数距离本二控分线只有2分差距,而刘明又是个比较积极上进的孩子,在学习态度上没有明显问题,也愿意通过一年努力换取更好的成绩。而在与复读学校咨询时,老师也分析,刘明复读一年提升空间很大,很有可能冲击本一,这样就选择了复读。
本三线上考生,也是很多复读班的目标群体。“本三线上的考生非常受复读班欢迎”,一位复读班的招生老师介绍,从复读班的经营来说,本三考生是投入产出最合适的群体。先从学习上看,这部分考生学习态度基本端正,提升空间比较大,对于复读班来说容易出成绩;再从管理上看,这一分数的考生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纪律问题,便于管理;最后从收益看,高分复读比例太小,并且往往免收学费,复读班赔钱赚吆喝,低分考生虽然收费高,但是考生问题较多,要下大力气管理,而招收本三考生则是一举两得。
◎专科
据了解,也有部分本三线上考生主动放弃填报志愿的机会,等待专科录取。一位县中学的老师介绍,班里好几个本三线上同学都表示要上一个专科,因为本三四年的花费可能是他们父母辛苦十年也挣不回的。
■探究:
为什么有学子放弃本三
那些本来有机会通过本三圆了本科梦的同学,为什么放弃了这一机会?
◎高昂的学费
大学四年,本三光学费就4万元,一些农民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根本负担不起,为了给家里省钱,学生们宁愿选择复读或选择上专科学校。因为如果复读,来年还有可能考上更好的学校;如果上专科,学制比较短,花费也比较少。
而有高中教师指出,因为教学水平差异,很多教学质量一般的县中的高考成绩集中在本三段,而生源又以农村学生为主,无力承担学费,这就造成了一些县里高中,本科上线率高,而真正走本科的学生少的局面。而一些家境相对富裕的考生,又把目光转向了留学。
◎尴尬的证书
本三毕业证、学位证都进行了变化这也是一些考生放弃本三的因素,在求职应聘时本三考生面对更大的挑战。这导致部分本三线上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三思而行”。
◎泛滥的学校
“今年的录取为一些独立学院敲响了警钟”,有高校老师分析,本三学院内部良莠不齐,有的学院依托名校,专业设置更面向就业,教学管理又有保障,考生就业、考研都有优势,提档线比本二都高;而有的独立学院在教学、专业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学校软件、硬件都存在隐患,招生困难也在意料之中。
这名老师的说法,让人联想起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经典论述:“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而个别本人就缺乏历史积淀的本三学院,又缺乏大师的支撑,又缺少所依托院校的倾力支持,能拿什么吸引考生?
此外,据分析,“考生填报更为理性”、“线上生源减少”等多种因素导致本科三批一志愿满额率和计划完成率比2008年都有所降低。其中涉及到考生方面的主要因素包括,今年我省实行分段填报志愿改革,使得考生有充分的时间考虑,此时的填报更加理性;分段填报志愿还使得填报本科三批志愿的时间较以往迟一些,此时有些想要复读的考生已经进入复读班开始了新一轮的备考“征战”,不再填报本科三批志愿。
还有的考生则是根据明年我省高中毕业生人数将比今年有所减少来推测明年高考竞争激烈程度将弱于今年,选择不报本三志愿而去复读。这也成为造成今年本科三批院校一志愿满额率和计划完成率降低的诸多因素之一。
此外,今年起新生被录取而不报到将被记入考生诚信档案,这一因素也促使此外,今年起新生被录取而不报到将被记入考生诚信档案,这一因素也促使那些盲目填报志愿的情况减少。部分院校看到河北生源质量好,在发档前增加招生计划。同时,今年本科三批录取控制线划线比例较去年减小0.5个百分点,由此控制线上生源也相对减少。
■延伸:本三遇冷并非河北个例
据了解,本三招生没有延续往年热情的,并非河北一省,江西省今年有32802名三本线上高考考生没有填报三本志愿,放弃三本录取机会。
统计显示,三本线上文史、理工考生共有32802人没有填报三本志愿,较去年增加1760人。其中,文史类有8334名,理工类有24468名。据江西省高招办主任肖辉介绍,3万余考生放弃三本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部分考生觉得自己今年考得不理想,选择明年再考,所以放弃三本和高职(专科)的录取机会;还有一部分考生为减轻家庭经济压力等方面的原因,放弃三本,而选报学费相对低、毕业和就业相对早的专科学校。这一现象吸引了当地很多网友的广泛关注,纷纷就此发表意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