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高中2007年“扩招”弱校生
石市分配生比例将提高
更多薄弱校学生能上示范高中
石市分配生比例将提高
同一学校任教超过6年的教师要交流异校任职不少于3年、中考招生将进一步提高省级示范性高中分配生招生比例、到2010年全市投资13亿新改建学校,建设标准化学校……
昨日,在石家庄市2007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石家庄市将从师资、生源、办学条件、教育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相应改革。
招生:分配生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为了让每个初中的优秀学生都有机会升入省级示范性高中,缓解“择校热”,从去年起,河北省将公办省级示范性高中的部分公助生指标,按比例平均分配到每所初中学校,实行分校录取,这部分公助生即分配生。去年石家庄市分配生占公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公助生的30%,而昨日会上透露,今年石家庄市分配生的比例将有相当幅度的提高。
为了让每个初中的优秀学生都有机会升入省级示范性高中,缓解“择校热”,从去年起,河北省将公办省级示范性高中的部分公助生指标,按比例平均分配到每所初中学校,实行分校录取,这部分公助生即分配生。去年石家庄市分配生占公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公助生的30%,而昨日会上透露,今年石家庄市分配生的比例将有相当幅度的提高。
“提高分配生的比例,就意味着有更多薄弱学校里相对比较优秀的学生能进入省级示范性高中读书。这将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学阶段的‘择校热’,从而在生源方面逐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在得到这一消息后,与会一位中学校长说。
教师:在同校任教超6年要流动
师资力量的均衡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王文治表示,今年将在全市探索建立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制度,教师在一所学校任教超过6年的都要进行相应流动。
师资力量的均衡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王文治表示,今年将在全市探索建立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制度,教师在一所学校任教超过6年的都要进行相应流动。
今年起,凡50岁以下的男教师和45岁以下的女教师,在一所学校任教超过6年的,要按照隶属关系在区域内同学段学校进行交流,交流时限3年以上。同时,校长定期流动机制也将建立。据悉,从今年开始,石家庄市将以推行“教师柔性流动”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教师在学区内、县域内流动。到年底,石家庄市将有5%以上的符合流动条件的教师实现流动。
据介绍,在教师流动过程中,石家庄市将鼓励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优质学校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同时实施城镇教师“千人支教计划”,加大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力度。
学校:13亿资金改扩建中小学
教育均衡发展离不开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今年石家庄市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据石家庄市教育局长王文治透露,到2010年石市将规划投资13亿元,新改扩建学校484所,撤并小学1777所,初中216所。
教育均衡发展离不开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今年石家庄市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据石家庄市教育局长王文治透露,到2010年石市将规划投资13亿元,新改扩建学校484所,撤并小学1777所,初中216所。
2007年的任务是撤并中小学365所,建设标准化学校7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农村寄宿制学校16所,市区薄弱学校改造15所,其中市财政扶持45所。
据悉,在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中,石家庄市将本着建一所成一所的原则,为其配齐配好教学仪器、信息设备、图书等硬件资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学区:学生共享学区内教育资源
今年石家庄全市规划的172个学区将设置到位,从而形成以县为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区中心校和学校三级管理的县城教育管理新机制。
今年石家庄全市规划的172个学区将设置到位,从而形成以县为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区中心校和学校三级管理的县城教育管理新机制。
王刚副市长在会上表示,积极探索“大学区”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子,其基本思路是:学区内以优势学校为龙头,其他学校参与,共同组成一个教育联合体,统一安排教师、统一组织备课、统一展开教学、统一质量监测、统一教师培训,学区内所有学生共享各类教育资源。在学区内开展校长教师交流,促进师资均衡。
后一篇:河北省2007年专接本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