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发师》:似水年华,如画人生

(2006-05-04 08:58:27)
分类: 电影眼

画家陈逸飞凭着他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将电影《理发师》变成一幅流动的油画:色彩丰富饱满,充满诗情画意,让你随着镜头感受那流水般的岁月情怀,使一情一景,如此慢慢浸透到你的心灵深处。

无论是夜上海的瑰丽繁华,灯红酒绿的旧式风华,还是大西北的荒凉苍默,或者农家小镇的宁静安详,《理发师》都能精准地捕捉到它最美的瞬间,定格为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外景看,小桥流水、胡同院落固然是旧上海“淮扬古韵”所必不可少的,然而车站、码头竟也拍得如此无暇,真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比如男主角无意杀死日本军官后,与一歌女逃亡到车站的镜头,这是一个群众演员很多的戏。可我们从中看到的,却仍然是法国革命中“自由女神”战斗搬的场面,每个群众演员的服装、动作,都好象经过上千次的彩排一搬,具有无比舒畅的视觉效果。另一幕相似的戏是陆平(男主角)在船上,正巧日本飞机轰炸的一场群众戏,也象是脑海中一幅世界名画般隽永。而其他外景的选择,在油画般的景色基础上,又十分注重细节。比如在院落里放一堆干柴,在炮座前留一丛芦苇等,使得每格画面都格外值得琢磨、体味,仿佛重现了过去的点点滴滴,还原了旧时生活的原貌。

灯光的效果是《理发师》的一绝。我曾经因为徐静蕾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墙上班驳的篱笆影子而欢呼,承认其才情之作。但在《理发师》中,我们感受到的将是大师级的灯效。很多戏都已深印在我的脑海中,绝难忘记了。比如宋嘉仪晚上与陆平在院子里抓受伤的小鸟的戏,镜头由平镜缓缓上升,成俯视,穿白色衣服的陆平与浅灰色旗袍的宋嘉仪慢慢向屋角移动,而整个院子浓重的夜黑,与房前一抹淡淡的灯晕,构成一幅安详静谧的画面。男女主角那忘我的投入、青梅竹马的恋情便象融入这夜色一般,浓得化不开了。另一幕戏是陆平带宋嘉仪去上海散心,他们在房间里做头的戏。宋嘉仪已嫁为人妇,可心中始终倾恋陆平。此时房间灯光柔和,二人目光几次触碰与闪躲,当陆平为嘉仪整理头发时,嘉仪将手搭在陆平的手臂上。这是怎样一双会说话的手啊,尤其是在灯光处理下,修长而富质感,似在诉说内心不尽的爱恋与愁苦。它不同于十八年华的少女,显得更成熟、更体贴、更宽容,若没有灯效的配合,我想,女人真正手美的已经不多,而要用手推动剧情就更难了。那画面,如此细腻柔和,真令人难忘。

《理发师》全剧时间跨度较长,要想观众始终保持兴趣,必须要有很好的故事,或者牵动人心的表演。在我看来,陈坤的表演一开始比较夸张,似乎还未入戏,而其他角色都是相当优秀的。比如宋嘉仪的军官丈夫叶川天,就将人物性格刻画得很传神。另外,小镇那个骑白马的光棍和狐媚十足的小寡妇,表演都很出彩。女主角的戏基本做到了不温不火,尤其在最后一幕,与陆平重逢时,既体现了久经风霜的沧桑感,又不失纯洁的本性和典雅的气质,使人疼爱有加。

总之,《理发师》绝对是一部近年少有的优秀制作,使人回味其中,意兴难平。看后都不免会为陈逸飞的英年早逝而唏嘘不已,扼腕叹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