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名人低调高调 |
跟同事一起出差开会,空闲时有一搭没一搭地扯家常。问他老婆的职业,他答:“做电视的。”
我说:“哟,媒体跟媒体的联姻真多。跟栏目做的还是在台里做的?”我好奇。
他说:“台里的。”
我说:“不错啊,稳定。哪台的?”
他说:“CCTV。”
我说:“哦,那没劲。但待遇应该好。”
他说:“嗯,还行,是没劲。”
我继续八卦:“做什么栏目呢?”
他继续平静:“她做的那栏目巨差,但是知名度比较大,收视率也还可以。”
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哦?到底什么节目啊?我知道么?我很少看电视。”
他不再卖关子:“你可能听说过。她做的那节目叫《新闻联播》,嘿嘿。”平静地坏笑。
我说:“你说话,真他妈的低调。”
这是朋友之间的玩笑,他用实话拿我打镲。但是最近确实碰到不少低调的。才发现,最近低调很流行。
某主流文艺人士,文武双全,又做明星又开公司,她手下的公关人员曾经跟我谈合作,死乞白赖非要以各种市场代价换一篇对她的专访。洋洋洒洒地签了一大篇合同,对于刊物上怎么登她、在哪期登、登几幅照片、写多大篇幅、用哪位记者采访、问什么问题、用哪位摄影师、用哪位化妆师、刊物寄给哪些受众、在哪些渠道发行,全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可是当记者访问的时候,她回答的第一句话就是:“其实我这个人很低调的。”基本上,一篇采访稿读下来,读者会觉得,这家媒体真犯贱,人家低调,你们老骚扰人家干什么?不让人低调!可怜的编辑,一边捧着那合同上的数十条要求在校对稿子和图片,一边眼泪往肚子里咽。心里很盼望发生点儿不可抗力,干脆不给她登了。
以上属于高调地低调。
某艺术家这两年刚刚出名,正处于从“小圈子”红到大众面前的阶段,特别享受那种被人在公共场合认出来的满足感。此君乃一文人,一般人听他的名字耳熟,却并不真正认识他的脸。于是乎他特别爱干的一件事儿,就是在飞机场领了登机牌,却诚心耗着不登机。直到整个机场的大喇叭都喊:“XX先生,请到10号登机口登机”他才从远处做匆忙状地奔将过来。旁边登机口候机的人,都惊异地回头:“快看,那就是XX!哟,原来长这样啊。哎哎,快瞧XX,快看呀!”然后他目不斜视,匆忙而低调地在登机口出示登机牌,接受检票空姐的崇拜目光,礼貌致谢。比他先上飞机的人,都没有听见机场里的找人广播,也不知道他是谁,怒目而视,嫌他耽误功夫。他照样沉浸在刚才低调“赶飞机”的那种舒坦里,心说反正你们不知道我是谁,爱生气不生气。如果碰巧飞机上有人认识他,打招呼,他也会打哈哈:“咳,没辙,刚才碰见个某某媒体的记者,非得约专访,还要跟我策划一本书。”结果飞机上的人都觉得他又了不起又没架子又低调,恨那“某某媒体”的说话不挑时候。
以上属于低调地高调。
低调到底是不是美德?跟低调的人一起生活,可能很舒坦,因为她不闹得慌;跟低调的人一起做事,可能得累死,因为你不知道他到底要干嘛。调子低,不一定要得少。至于去帮助一个低调的人高调,势必受累不讨好,累死活该。认识一个才女,个人履历细到每年奖学金的名目,让自己的策划到处向媒体朋友散发。这个策划从前也做传媒,所以朋友们都帮忙,短短几个月让她上了好几家杂志的人物采访。一天某败类记者到她公司去,那策划赶紧介绍说有N篇采访都是这个记者帮忙张罗的,她立即做事外人状:“哎呀,他们都来采访,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应付,搞得我都没有时间做事情,我好低调的呀。”高调的人,你会骂他“不知耻”;而这种低调的人,你只能钦佩她“知耻而耻”了。
当“枪打出头鸟”这句话还是真理的时候,多数中国人是很低调的。做出再大的贡献,也归功于集体、归功于领导、归功于群众。后来发现不出头的鸟,照样挨枪子儿;反而出了头,能少挨点儿;就算挨了,也不至于憋屈死。再加上整个社会需要转变观念,需要高调意识,于是出现“明星企业家”、“明星作家” 、“明星改革家”、“明星书记”、“明星劳模”、“明星服务员”,全社会都在高调,各行各业都涌现明星,媒体的力量,空前膨胀,因为明星必须靠媒体去传播。在那个明星辈出的年代,就算再多出几个芙蓉姐姐,可能也没有那么大的轰动。后来传播得狠了,不平衡了,就难免有人受伤,受伤后就低调;也有因为怕受伤而努着劲儿低调------一直低到自残的。再后来,媒体发现高调的人固然有市场,但挖掘曝光低调的人,更有市场。至于把低调的捧红、把高调的砸趴下,简直其乐无穷了。。。终于乱了,大家就有了高调地低调和低调地高调等各种各样的心理乃至生理反应。
我的另一位新同事“北京女病人”,从事采访主任的工作,专会治这种“高低调综合症”。我听过她打电话约某“名导”采访,那厮先后以“我当不起这个身份”、“我没做什么成绩”、“我不算成功”、“我很少接受采访”、“我太忙”等一系列借口百般推托。最后“北京女病人”拿出杀手锏:“瞧您,又装低调,不带这样儿的!”对方只好投降,约时间接受采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