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字不剔牙

(2006-08-23 21:02:37)

刚写完两篇中国人、中国字儿在上海碰到的小麻烦。遇到了,就事儿说事儿而已。声明一下,我可没有地域偏见,而且在上海也有我的好同事,好朋友。

 

也许是老天爷怕我产生地域偏见,所以一回到北京,就扔下一篇儿文件让我看,仿佛是提醒我,中国字儿在北京麻烦也不小。

 

这篇文件来自某大公司,是世界百强企业(很可能在十强行列)。我们的资深财会经理,竟不知其所云,让我帮忙诠释。以下为真实节选,连字母的大小写都忠于原貌:

 

(引用开始)

1.  收到订单后请依协议填写CC单,请将发票、CC单和所有做收货的相关单据一并寄给CC Coordinator.

 

。。。CC Coordinators 会负责找相关市场部Managers or Directors 确定CC并签字,如CC有任何问题,也会及时反馈给您,如CC无任何问题,CC Date 会等同于CC Coordinators 收到贵公司的 CC Documents 的当天日期。若CC documents 有问题, CC date会等同于下次的交单日期。。。

 

。。。 请按PO上的“Ship to LocationCode DELIVER TO CODE 项目CODE 去判断CC和发票应交给哪一区的CC Coordinator,.对照表如下。。。

 

。。。对于BJPO 请按照DELIVER TO 来区分是Central A&P 还是北区市场部。。。。(引用完)

 

忍得住字字斟酌的博友也许能看出,这不是随意的“电邮”,而是一篇文件,甚至是一个统一发给所有合作伙伴的章程!

 

恕我少见多怪,很佩服这段文字的撰写者,能如此游刃有余地在语言之间游走。人才啊。

 

短短一页半,既没有不认识的中国字,也没有看不懂的英文词。可是我跟财务经理一起,颇研究了一会儿才弄清意思。

 

钱钟书先生曾经把夹杂在中文里的英文词,比喻为夹在牙齿里的肉屑,虽然炫耀吃了肉,还是难免让人恶心。入木三分。这篇章程给我的挑战似乎更艰巨:肉屑已经使牙齿面目全非。剔掉肉屑,仍难辨出牙的面貌;可真把牙都拔了只看肉屑,又无从连贯。

 

我们俩感慨:“家大业大,有发明语言的权力吧。”无奈之余,连这位年长女士也不禁一边合上文件,一边嘟囔着:“他大爷的!” 这四个字的评价,其贴切程度就如同被这篇文件召唤出来的心声,一吐方快。一下找回了:人,说人话的感觉。

 

记得我的部门曾经来过一个经理,只三天就被“劝退”,各方面原因都有,而最终的“导火索”,就是此人专门善于炮制这样“牙、肉交替”的策划案和文书,且乐此不疲,甚至专门问别人请教来英文单词,替换掉原来的中文。可是我们公司有纪律,严禁文字“不剔牙”。

 

看来,国际大公司比我们有包容性,文化的并存,做得有声有色有味儿。我们小媒体,真是小肚鸡肠。什么时候干脆把杂志也编成这样,普及英语迎接奥运期待世博与国际接轨发扬外企文化。

 

可是想来想去,不剔牙挺糟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秀该怎么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