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面

(2006-07-20 03:09:49)

又到杭州,天气好热。

 

每次来杭州,最爱吃奎元馆的宁式大面。这次助理郭华帮我订的酒店,便宜舒服,且离奎元馆不到百步距离。我从来没提起过这个嗜好,居然这么知道我的心思,在此严重表扬。

 

早上放弃了宾馆的早餐,去奎元吃了一碗七块钱的雪菜肉片面,有个学名儿叫“片儿川”。不懂这个名字的含义,还望杭州的博友指教。中午吃的是红油八宝面,18; 晚上虾爆膳丝面, 25块。三样全都有“中华名小吃”的头衔,其中虾爆膳丝面的“中华”前面,还加了一个“国际”。 菜单上还有一款中华名小吃叫“大富大贵面”,588元一碗。我不富不贵,吃不起。不过这个名字起得不生动,建议改叫“大冤大头面”。

 

三顿面吃出心得。江南面和北方面的最大区别,原来在于面和汤和料的关系。

 

北方面,比如有代表性的山西面,是在面的原料、制法和外形上做文章。面卷儿、拨鱼儿、一根儿面、擀面、削面、窄面、宽面、和落、面片儿、猫耳朵、 颗朵、 拔拉子。。。这么多造型,口感各不相同,这还仅只是山西,如果算上陕西、甘肃、河北、河南,面的造型当不下几十种,再分别与白面、莜面、黑荞面、白荞面搭配,样式过百。而对卤或汤,似乎不那么挑剔,无非西红柿鸡蛋、红烧肉、茄子、羊肉汤、肉丁哨子。传统的山西人夸儿媳妇,重要的元素便是“面做得好”。 这里当然是指和面、擀面、削面的功夫。至于汤卤,无所谓,没有的时候,只用盐、醋、辣子一拌,照样吃得香。这种境界是真正的吃“面”,功夫在面本身。

 

江南富庶,才懒得跟面较劲。女子们也就缺了一手和面的好功夫。她们追求并且炫耀的,是对于汤的选料和制作,这也是江南面的真谛。 雪菜、肉、笋、海参、鱿鱼、虾、熏鱼、排骨、猪肝、蟹黄、火腿、鳝鱼、鸡肉鸭肉、猪蹄、蘑菇 。。。举不胜举,至于面本身,果腹的主食而已,大可以从超市购买。比如这奎元馆,便宜到7块钱一碗, 贵到588块钱一碗,里面的面都是一样的,区别全在料上。 当然,火候很重要,上面这些好东西的香鲜,都要浸润到面里,才算成功。

 

不过,我这些冷静的比较,是绝不能强加给北京的炸酱面和打卤面的。没办法,吃这两样长大的,毫无保留地偏爱。血液里流的都是黄花木耳卤,脑子里全是炸酱,聪明的时候稀点儿,糊涂的时候稠点儿。

 

写完这篇,又饿了。一肚子面,明天不能再吃了。吃伤了的话,到杭州出差会少一个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