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冯骥才:富人区

标签:
富人区仇富心理贫富反差社会不公为富不仁 |
分类: 社会观察 |
来源:《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
01
在洛杉矶,一位美国朋友开车带我去看富人区。富人区就是有钱人的聚居地。美国人最爱陪客人看富人区,好似观光。到那儿一瞧,千姿百态的房子和庭院,优雅宁静、舒适真如人间天堂。我忽然有个问题问他:“你们看到富人们住在这么漂亮的房子里,会不会嫉妒?”
我这位美国朋友惊讶地看着我,说:
“嫉妒他们?为什么?他们能住在这里,说明他们遇上了一个好机会。如果将来我也遇到好机会,我会比他们做得还好!”
这便是标准的“老美”式的回答。他们很看重机会。
02
后来在日本,一位日本朋友说他要陪我看看不远处的富人区。原来日本人也有这种爱好。
日本的富人区,小巧、幽静、精致,每座房子都像一个首饰盒,也挺美。我又想到上次问过美国人的那个问题,便问日本朋友:
“你们看到富人们住着这么漂亮的房子,会嫉妒吗?”
这个日本朋友稍稍想了想,摇摇头说:“不会的。”
继而他解释道:“如果一个日本人见到别人比自己强,通常会主动接近那个人,和他交朋友,向他学习,把他的长处学到手,再设法超过他。”
噢,日本真厉害。我想。
03
前不久,一位南方朋友来看我,闲谈中说到他们的城市发展得很快,已经出现国外那种“富人区”了。
我饶有兴趣地打听其中的情形,据说有的院子里还有喷水池、车库,门口有保安,还养了大狼狗。
我无意中再次想到问过美国和日本朋友的那个问题,拿来问他:“有没有人去富人区参观?”
“有呀,常有人去看。但不能进去,在门口扒一扒头而已。这位南方朋友说。
“心理反应怎么样?会不会嫉妒?”
“嫉妒?”他眉毛一扬,笑道,“何止嫉妒,恨不得把那小子宰了!”
我听了怔住。
【赏析】
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国家的游客对富人区的态度迥然不同。
美国人对富人不嫉妒,他们相信抓住了机会,就会乘势而上,所以心平气和。
日本人尊重和羡慕富人,他们相信只要虚心学习、刻苦努力,就能超越他人。
中国人,多是嫉妒乃至嫉恨。
这种“仇富心理”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究竟是怎样的呢?是来自国民传统的不良心态,还是来自现实的冷峻严酷?
传统的“为富不仁”的观念根深蒂固,现实中贫富差距的惊人反差,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底层大众生存空间的日益逼仄,都会加剧人们的“仇富心理”,不断增加维稳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