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吾之三愿】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2020-07-22 06:36:44)
标签:

罗素

吾之三愿

爱情

知识

悲悯之心

分类: 哲学星空

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吾之三愿】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作者:【英】 伯兰特·罗素

 

 

 


【导读】

  

伯特兰·罗素(18721970)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出生在英国,自幼聪颖好学,从剑桥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数学逻辑学和哲学的研究,并积极参加保卫人道主义与和平的社会活动,1921年曾到中国讲学一年。

 

在他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生涯中,撰写了四十余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逻辑、社会、伦理、教育、历史、宗教、政治等广泛的学术领域,而且都有独到的见解,被称为“世纪的智者”。1950年,因其“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作为一位从事数学和哲学研究的学者获得文学奖,不是偶然的,因为他热爱人生,酷爱自由,主张正义,追求真理,又用他流畅优美的文笔表达了他深邃的思想,受到全世界读者的敬仰和欢迎。

 

1967年他95岁时开始撰写自传,这篇短文就是为自传而写的序言。

 

 

 【吾之三愿】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空景象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

 

爱情和知识,尽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吾之三愿】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赏析】

 

当一个人缓缓地走近生命的尽头,他已经无所顾虑,也无所畏惧,除了坦诚地面对生前身后的一切,他什么都不需要了。

 

95岁的罗素不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也不仅以一个智者的姿态,更以一个饱经沧桑的“世纪老人”的形象,向后世托出他的一颗坦诚的心。

 

我们也许不会像他那样长寿,也许不会像他那样聪敏和渊博,更难以像他那样取得崇高的荣誉和持久的声望。但是,我们也能有同他一样坦诚的心,用这一颗热腾腾的心去爱,去追求,去同情。

 

 


【吾之三愿】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吾之三愿】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