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令诗词】马未都:从二十四节气中体会人间冷暖

(2020-06-11 05:18:32)
分类: 文化印记

马未都:从二十四节气中体会人间冷暖

【节令诗词】马未都:从二十四节气中体会人间冷暖


 

 

 【节令诗词】马未都:从二十四节气中体会人间冷暖


来源:《小文65

 

 


【节令诗词】马未都:从二十四节气中体会人间冷暖


 


我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二十四节气歌。这首诗歌虽然写得不够完美,但一生十分受用。想知道某一时刻最接近哪个节气,掐着手指头唱一遍,一股清流沁人心脾,让我知道这一年已走过多少,还有几多日子。

 

一年有多少天也似乎没有节气重要。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继而周而复始。由于节气与物候线条粗细适中,在表达人文情感方面我们比西人细腻,西人只知春夏秋冬,而我们则在二十四节气中体会人间冷暖,知晓世间转换。

 

所以节气在唐宋屡屡入诗入词,读之让人欣慰。


 

【节令诗词】马未都:从二十四节气中体会人间冷暖

 


岑参先说: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刘辰翁接着说: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

 

韦应物跟上: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白居易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

 

杜牧写得凄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范成大记载清晰: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节令诗词】马未都:从二十四节气中体会人间冷暖

 


朱元夫务实:蚕麦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

 

邵定翁担心: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

 

寒山和尚随口一说: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

 

白居易又说: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独孤及说得敞亮: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徐夤接得踏实: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节令诗词】马未都:从二十四节气中体会人间冷暖



王建说: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陆龟蒙说: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

 

李白在常州说: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王昌龄则在边塞感叹: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贾岛推敲说: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孟郊琢磨说: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钱起嫌其不够: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苏东坡说得大气: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刘长卿说得委婉: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节令诗词】马未都:从二十四节气中体会人间冷暖



杜甫描写老辣:正翮抟风超紫塞,立冬几夜宿阳台。

 

陆龟蒙有些担心: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钱起叮咛说:晚来留客好,小雪下山初。

 

李商隐说得急促:路逢邹枚不暇揖,腊月大雪过大梁。

 

韦应物总结:大雪天地闭,群山夜来晴。

 

孟浩然告知: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

 

元稹一言以蔽之:行过冬至后,冻闭万物零。

 

皎然和尚淡定: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

 

高适居边塞瞭望:北使经大寒,关山饶苦辛。

 

 

【节令诗词】马未都:从二十四节气中体会人间冷暖


大诗人们集体说过,我们再说无益。文化就是这样,慢慢积累则为遗产,它让我们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中国先秦开始摸索积累,汉代完善确立的二十四节气,早已成为国人认知一年中的气候、时令、物候等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它让我们预知冷暖,懂得风雨。

 

宋英杰先生为气象专家,集多年专业经验写出《二十四节气志》,笔触细腻,抽丝剥茧,环环相扣,其资料之翔实,图文之美茂,让读者尽享阅读之乐。相信读者在了解二十四节气之余,还能得到许多额外收获。其实,最让我感动的还不是他笔下的知识,而是他畏天悯人的学者情怀。

 

是为序。

 

            马未都

 

           丁酉立秋


【节令诗词】马未都:从二十四节气中体会人间冷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